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06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注释】
  ①凄迷:形容落花凋谢零落的样子。
  ②麝烟:焚烧麝香所散发的香烟。麝烟即点燃麝香所散发的烟。麝香是一种高级香料,室内放一丁点儿,便会满屋清香,气味迥异。
  ③潜下小楼:指太阳已经落到小楼偏西的地方。
  ④闲教鹦鹉:此句化用前人意象。柳永《甘草子》: “却傍金笼教鹦鹉,念粉郎言语。”
  【翻译】
  落花如烟似梦,凄婉迷茫;红日坠向小楼之西,室中麝兰飘香。无限忧愁使闺中人容颜消瘦,可没人知道她的忧伤。闲来无事调弄鹦鹉,教它诵念情郎赠我的诗章。
  【赏析】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是一首“闺怨词”,词中描写的是一个女子在闺阁之中怀春思人的情形。
  上阕写春天即将过去,曾经在枝头上绚烂地绽放过的花朵,这时已经凋零,看着枝头残花,花瓣在风中翩翩飞舞,少女觉得自己恍如梦中,但是这场梦带着淡淡的凄清迷惘。纳兰通过写麝香慢慢燃尽,来暗指时间的推移,结合下一句“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可知这位闺中女子看着园内纷飞的落红,一直到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加上韶华即逝,本就没有积极向上的气象,加上少女心中思念无限,愁绪更是强烈。从“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的“又”字可知少女已经不止一次在夕阳西下之中凝望落花飘零,也可知她心中愁思点点的情况亦不止一次地出现过,这种愁日复一日地在暮春的夕阳中积累着,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长,说不清也道不明。
  下阕的第一句,纳兰把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用直接抒情的方法展现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了一个愁容满面,倦于打扮,消瘦憔悴的女子的形象。为了来排遣心中无限的忧愁,少女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在闲来无事之时就教自己的鹦鹉来吟诵情郎为自己写下的情诗。虽然此举可以暂时化解女子心中的愁苦,但是在教完鹦鹉念诗之后,留下的则是更多的空虚和无奈。曾经的那些诗是他亲口念给自己听的,而如今,念诗的有情人却变成了一只不解风情的鹦鹉,让人感叹心酸。
  这首词写得极为含蓄,甚至纳兰连词中的主人公是谁都没有直接告诉读者。整首词仿佛是许许多多破碎的画面,需要读者在心中把它们重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细细品读,还不难发现纳兰在作词时确实颇为用心,就在这短短的三十六个字之间,他分别运用了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动作描写,笔笔细腻生动,形象传神。


相关阅读
1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 【查看全文】

2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出自宋朝诗人刘弇的作品《清平乐东风依旧》,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 【查看全文】

3 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杳无消息若为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杳无消息若为情出自唐朝诗人孙光宪的作品《浣溪沙半踏长裾宛约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半踏长裾宛约行,晚帘疏处见分明,此时堪恨昧平生。 早 【查看全文】

4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自唐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书愤》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 【查看全文】

5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出自唐朝诗人张籍的古诗作品《野老歌》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 【查看全文】

6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鹊桥仙七夕》,其古诗全文如下: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