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06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出自清朝诗人吴伟业的作品《沁园春·观潮》,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冯夷击鼓,白马来迎。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
  孤舟铁笛风清,待万里乘槎问客星。叹鲸鲵未剪,戈船满岸;蟾蜍正吐,歌管倾城。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
  【注释】
  ⑾峥嵘:高峻,雄伟。
  ⑿银汉:银河。
  ⒀铁笛:多指隐者或道士所用乐器。
  ⒁万里乘槎问客星:槎,竹木筏子。张华《博物志》载:过去有一种说法,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住在海中陆地,见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有一次,此人带了很多粮食乘槎而去,行到一个地方,那里有城郭,有很多房屋,远看宫中,有很多织女。只见一个男子,牵牛在水边给牛饮水。此人问牵牛人这里是什么地方,牵牛人答:“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后采此人到蜀郡,问严君平,严君平说:“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算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的时间。
  ⒂鲸鲵未翦:鲸和鲵,都是水族中的凶猛动物,能吞食小鱼之大鱼,古以喻凶恶之人。此指清征服者。翦,即剪,剪除的意思。
  ⒃戈船:战船。
  ⒄蟾蜍:即癞蛤蟆。传说嫦娥偷吃不死之药,背着丈夫飞升到月宫,化为蟾蛤。后以蟾蜍代称月亮。
  ⒅狎浪儿童:即弄潮儿。
  ⒆观潮枚臾:汉代枚乘在《七发》中,有广陵观潮的记叙。这里是作者自指。
  ⒇论水庄生:庄生,即庄子,名周,战国时人,《庄子·秋水篇》中,有论水的文字。这里是作者自指。
  【翻译】
  八月的钱塘江浪涛奔腾,潮头千尺犹如高大的山峰,潮声砉然使人魄动心惊。浪涛中仿佛灵妃在看着我笑,神鱼一边飞舞,一边逐浪前行,那河伯冯夷擂响了大鼓,浪潮如素车白马前来相迎。伍员曾被装进鸱夷革浮在江上,钱王曾命人用羽箭射退潮头,那怨气,那怒气,强过十万兵。啊,多么高峻、雄伟的海潮啊,使人惊讶雪山在崩断,银河之水向西而倾!
  我回到孤舟在清风前吹响铁笛,多么想乘坐木筏,浮游万里,当个天河问话的客星。唉,可叹凶猛的鲸鲵尚未剪除。那可怕的战船排满了江岸,但海上明月正吐着光辉,歌声音乐声充满了杭州城。只见那些弄潮的儿童,还有乘画舫观潮的男女游客,都笑着以手指我,说我是乘坐一叶扁舟的渔翁。他们有谁能知道?我其实是观潮的枚乘,也是论水的庄生。
  【赏析】
  过变“孤舟铁笛风清”句,变幻节奏,渐入慢拍,境界别开,流露出隐居避世的思想。《宋史·方技列传》载孙守荣曾遇异人,教以音律推五行之术,又授以铁笛。孙吹笛市中,其占卜之术极灵验。又宋朱熹《铁笛亭诗选序》云:“侍郎胡明仲尝与武夷山隐者刘君兼道游,刘善吹铁笛,有穿云裂石之声。”这句是说潮落之后,只身一人乘舟按笛,月明风清,做一个隐者,似可超脱了。又忽发奇想:若能乘搓而去,就更飘飘乎仙人也。“叹鲸鲵”二句又转,从虚幻的遐想中回到现实中来。作者以鲸鲵喻指清征服者,这反映了作者的民族意识和故国之思。然后写戈船,《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臣瓒曰:“伍子青有戈船以载干戈,因谓之戈船。”由此二句推测,此词或写于作者出山之前。
  “蟾徐正吐”以下,极写人们都很麻木,只有自己是清醒的。承上文,一方面是战船林立,气氛十分紧张;一方面又是月明夜稀,歌舞良宵,寻欢作乐的戏水儿童,游江的红男绿女,渔翁悠然横舟,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现出作者的焦灼和忧虑。这样写,便使词作超出了即景写潮、充其量发一点兴亡感慨的窠臼,表达出作者更为深切的也更为现实的忧患意识。
  结句既是指静观的渔翁,更是指冷峻思索的作者,一种无可奈何的长吁短叹,不无自嘲语味。“观潮枚臾”,汉枚乘曾作《七发》,其中观潮一段,写得最为精彩;“论水庄生”,《庄子》中有《秋水》篇。作者以枚乘与庄子自喻,表现出内心出世与人世之间深不可解的矛盾。结句表面上看缺乏力度,实质上却露了心迹。这一笔还是沉至郁勃的。作者自己在思考,非以响亮作结,而以味厚收束,亦是别样经营。
  全词描景状物、雄浑壮伟,抒怀感事苍凉沉郁,用典自然贴切,全无斧斫痕迹,纵横捭阖,洒脱不羁。


相关阅读
1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鹊桥仙七夕》,其古诗全文如下: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 【查看全文】

2 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菩萨蛮西湖》,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 佳人千 【查看全文】

3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古诗作品《瑶瑟怨》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注 【查看全文】

4 寻思旧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寻思旧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出自宋朝诗人张元干的作品《兰陵王卷珠箔》,其古诗全文如下: 寻思旧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驰道 【查看全文】

5 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出自唐朝诗人刘驾的作品《贾客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 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 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 金玉四散去,空囊 【查看全文】

6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出自唐朝诗人武元衡的古诗作品《春兴》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