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57

  “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菩萨蛮·西湖》,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
  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
  【注释】
  ①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萨篁》、《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等。后来成了词人用以填词的词牌。为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下片后二句与上片后二句字数格式相同。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
  ②萧萧:同潇潇,形容风雨急骤。
  ③使君:汉代对太守或刺史的称呼,这里借指送别的对象陈襄。
  ④漫:枉,徒然。
  ⑤朝(zhāo):早晨
  ⑥佳人:美女,指宫妓。
  ⑦敛(liǎn)双蛾:即皱眉,此处指流泪。
  ⑧路人:指站立在路旁送别陈襄的杭州百姓。
  【翻译】
  秋风徐徐,湖上风雨潇潇,你刚想启程,又被雨留住。今日枉自留你,明天我会十分忧愁。送行的佳人们的千滴泪,一起洒向钱塘江水。不用为分别而愁苦,你不见路上还有更多的人在洒泪相别。
  【赏析】
  上片先写天意留客。“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西湖上的晴雨变化是常见的现象,离任的太守陈襄将要远行,却被风雨留住。这是天从人意的美事,老天爷仿佛被送别的人们所感动,所以才特意以“萧萧雨”“留住”客人,满足了大家的心愿,这是老天有情。接下来苏轼笔锋陡然一转,“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为何这样写。接下去苏轼又把笔锋收回来,申述了一个使人信服的理由,“明朝愁杀人”原来是离情再经过一夜的酝酿和蓄积,会变得更深更浓,到明天送别时一下子爆发出来,会把人“愁”死的!可见老天有情,人更有情。经过这一纵一擒,心理上或情感上的回旋跌宕,苏轼将离情推向了纵深。
  下片转换角度,写动人的送别场景。“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这两句写“佳人”泣别,“佳人”是指送别陈襄的一群官妓,同“长河水”联系起来,一方面是由于陈襄乘官船,从水程赴任,另一方面暗用了江淹《别赋》中的词语,“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水。” “佳人”泣别是情重怨深的表现,这就把离情推向了一个高潮。“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这两句又峰回路转,别开境界。苏轼像是对“佳人”们说,你们还是收住眼泪吧,且看站立在大路两旁的杭州百姓,他们哭得比你们还要伤心呢!广大百姓自愿前来送别一位离任的地方官,尽情挥洒泪水,离别场面庄严、感人。可以说,这是百姓对一位官员的最高褒奖。苏轼这样写,非溢美之辞。是苏轼从侧面写出了陈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在把离情推向极顶的同时,也暗含着对陈襄流惠于民的赞颂。
  全词无一处直接抒写苏轼自己当前的离愁,苏轼仅仅是一个旁观者而已。但又无处不渗透了苏轼浓重的离情别绪。苏轼在对实际生活观察和体验的基础上,选取了独特的艺术视角,出奇制胜,使人感到耳目一新。


相关阅读
1 伤心南浦波,回首青门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惟芳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伤心南浦波,回首青门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惟芳草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绿罗裙东风柳陌长》,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柳陌长,闭月花房小。应念画眉人,拂镜啼新晓。 伤心南浦 【查看全文】

2 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春游南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 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 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 逍遥池馆华, 【查看全文】

3 泽雷随卦_易经随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随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震下兑上)随①:元亨,利贞,无咎 初九:官有渝②,贞吉。出门交有功③。 六二:系小子④,失丈夫⑤。 六三:系丈 【查看全文】

4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作品《辽西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沙虚 【查看全文】

5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碧城三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 【查看全文】

6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出自宋朝诗人杨亿的作品《少年游江南节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寿阳妆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