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08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注释】
  ①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押仄韵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即大典开始的第一章。
  ②隐括:原义是矫正曲木的工具。词的檃括是将其他诗文剪裁改写为词的形式,宋人常有此类作品。
  ③昵昵:音逆,古音尼。象声词,形容言辞亲切。
  ④尔汝:表亲昵。
  【翻译】
  乐声初发,仿佛静夜微弱的灯光下,一对青年男女在亲昵地切切私语。弹奏开始,音调既轻柔、细碎而又哀怨、低抑。曲调由低抑到高昂,犹如气宇轩昂的勇士,在镇然骤响的鼓声中,跃马驰骋,不可阻挡。乐曲就如远天的暮云,高空的飞絮一般,极尽缥缈幽远之致。
  百鸟争喧,明媚的春色中振颤着宛转错杂的啁哳之声,唯独彩凤不鸣。瞬息间高音突起,好像走进悬崖峭璧之中,寸步难行。这时音声陡然下降,宛如突然坠入深渊,一落千丈,之后弦音戛然而止。弹者好像能兴风作雨,让人肠中忽而高寒、忽而酷热,坐立不宁。弹者把琵琶一推放下,散去的听众无不为之流泪,君章质夫无不为之倾心同感。
  【赏析】
  苏轼通过联想,在上阙运用以形象描写不同风格的音乐,从开始的轻柔旖旎,瞬间变为雄壮高扬,然后归于悠扬致远;在下阙则对比音乐本身,一是同一时间内,繁音细响与清越之声之对比,二是不同时间内,音乐之抑扬起伏的对比,添之以自己的感慨,使整首诗具备与原作不同的艺术韵味。
  词先写乐声初发,仿佛一对青年男女在静夜微弱的灯光下,亲昵地私语 ,谈受说恨,卿卿我我,往复不已。“弹指泪和声”倒点一句,见出弹奏开始,音调轻柔而又哀怨。“忽变”三句,写曲调由低抑到高昂,犹如战士在鼓声下驰骋沙场,无人可挡。结尾的“回首”两句,以景物形容声情,把音乐形象化给人缥渺幽远之感,。"回首暮云远",让人联想起王维"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之将士,也与上文中“轩昂勇士”相联系,将独立的音乐片段串起来。白云浮动,柳絮漂浮,若有若无,忽远忽近,难以捉摸,却逗人情思。
  接着是百鸟争喧,明媚的春色与啁哳之声相伴,唯独彩凤不鸣。这里写以凤凰不鸣,起到"留白"的特殊效果,也点出了深刻哲理:真正内涵的,从不在言语上夺人眼球。之后琴声在瞬息间高音突起,曲折而上,曲调转向艰涩,好象走进悬崖峭璧之中,脚登手攀,前行一寸,也要花费很大气力。正在步履维艰之际,音声陡然下降,恍如一落千丈,飘然坠入深渊,弦音戛然而止。至此,词人确乎借助于语言,把这位乐师的高妙弹技逼真地再现出来了。最后五句,则是从听者心情的激动,反映出成功的弹奏所产生的感人的艺术效果。


相关阅读
1 宝篆烟销龙凤,画屏云锁潇湘。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宝篆烟销龙凤,画屏云锁潇湘。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画堂春东风吹柳日初长》,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 【查看全文】

2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出自唐朝诗人孙逖的作品《同洛阳李少府观永乐公主入蕃》,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 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注释】 ⑴永乐公主: 【查看全文】

3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出自于诗经作品《采蘩于以采蘩》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 【查看全文】

4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公无渡河》,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 【查看全文】

5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其古诗全文如下: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 【查看全文】

6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作品《离思五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注释】 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