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欹斜、无力低飘,正目送、碧罗天暮。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09

  “渐欹斜、无力低飘,正目送、碧罗天暮。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出自清朝诗人朱彝尊的作品《长亭怨慢·雁》,其古诗全文如下: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
  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渐欹斜、无力低飘,正目送、碧罗天暮。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注释】
  ⑤筝柱:指筝上的弦柱。此处用以形容大雁飞行的队形。
  ⑥浦:水滨。
  ⑦一绳云杪:形容大雁排成一字形飞向天边。杪:梢。
  ⑧:同“针”。
  ⑨欹斜:倾斜不平。
  【翻译】
  北风年年有意吹到塞外,悲秋的大雁结成伴侣将飞向南方。寂寥的关塞,广漠的天空,满腔的哀怨向谁倾诉呢?雁群飞过水滩,越过水中的沙洲,只是恋着江南的故土,它们落在沙滩上象是筝上参差错落的弦柱。
  雁群飞蓟水滨,落下又惊起,似乎败荷疏雨都使雁群惊恐不安。大雁升空继续高飞远去,它们象一条绳悬挂云端。雁群飞得疲惫了,在暮色苍茫的天际渐渐欹斜低飘:但对江南的相思萦绕于心,它们没有停留下来。又蘸着冷风离去。
  【赏析】
  更有可说者。朱彝尊的身世之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明清改朝换代。因此,这首词在叙述秋雁南飞的背景时,也特地点出了是 “北风吹度”。这里的“北风”,以及下文的“紫塞”、“金河”,事实上都象征着来自北方的满清贵族势力。而与此相反,下面“也只恋、 江南住”的“江南”,则自然象征着明朝故国。词的结拍“写不了相思”云云,脱胎于南宋词人张炎的《解连环·孤雁》:“写不成书,只寄 得相思一点。”然而如今故国久已灭亡,连“相思”也“写不了”了,其感情显然更为沉痛。如果说这首词有更深层的寓意的话,那么就 在这里。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说此词“感慨身世,以凄切之情,发哀婉之调,既悲凉,又忠厚”,所谓“忠厚”,恐怕也就是由个人 进而想到家国吧。
  纵观全词,它的主题思路由雁及人,又由人而推及故国沦亡的 背景,从而形成了一个近远浅深逐层递进的多层面体。这即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深化,又使作品产生出强烈的立体感,增加了作品 的艺术感染力。只是我们在阅读这类作品的时候,需要细心辨析它写的究竟是景耶情耶,抑或人耶物耶。


相关阅读
1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作品《离思五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注释】 ⑴ 【查看全文】

2 白帝晓猿断,黄牛过客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帝晓猿断,黄牛过客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家全盛日,台鼎何陆离。 斩鳌翼娲皇,炼石补天维。 一回日月顾,三入凤凰池。 【查看全文】

3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 【查看全文】

4 乱云扰扰水潺潺。笑溪山。几时闲。更觉桃源,人去隔仙凡。万壑千岩楼外雪,琼作树,玉为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乱云扰扰水潺潺。笑溪山。几时闲。更觉桃源,人去隔仙凡。万壑千岩楼外雪,琼作树,玉为栏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其古诗全文如下: 乱云扰扰水潺 【查看全文】

5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崔侍郎》,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 洛阳因剧孟,访宿话胸襟。 但仰山岳秀,不知江海深。 长安复携手,再 【查看全文】

6 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蘋远散浓香。灵娥鼓瑟韵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蘋远散浓香。灵娥鼓瑟韵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出自唐朝诗人毛文锡的作品《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