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作品《离思五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注释】
⑴篸:古同“簪”。
⑵须臾:片刻,很短的时间。
【翻译】
爱在早晨的镜子里欣赏残妆,钗环插满在发丝丛中,不一会儿初升的太阳将光斜照在抹了胭脂的脸颊上,仿佛一朵红花苏醒绽放又仿佛要化开了一般。
【赏析】
此为悼念亡妻韦丛之作。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对韦丛的怀念之情。
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除却巫山不是云言”变化而来的。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显明;而这两句则是暗喻,喻意并不明显。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据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因而,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诗人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难为水”、“不是云”,情语也。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象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因而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第四句即承上说明“懒回顾”的原因。既然对亡妻如此情深,这里为什么却说“半缘修道半缘君”呢?元稹生平“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白居易《和答诗十首》赞元稹语),是尊佛奉道的。另外,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学也好,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清代秦朝釪《消寒诗话》以为,悼亡而曰“半缘君”,是薄情的表现,未免太不了解诗人的苦衷了。
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张弛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曾经沧海”二句尤其为人称诵。
相关阅读
1 月蚀西方破敌时,及瓜归日未应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月蚀西方破敌时,及瓜归日未应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其三》,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蚀西方破敌时,及瓜归日未应迟。 斩胡血变黄河水,枭首当悬白鹊旗。 【查看全文】
2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宫辞君恩如水向东流》,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 【注 【查看全文】
3 兄弟匪他。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兄弟匪他。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出自于诗经作品《頍弁》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頍者弁,实维伊何?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岂伊异人?兄 【查看全文】
4 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戏题阶前芍药》,其古诗全文如下: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 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 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 夜窗蔼芳 【查看全文】
5 久知老会至,不谓便见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久知老会至,不谓便见侵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觉衰》,其古诗全文如下: 久知老会至,不谓便见侵。 今年宜未衰,稍已来相寻。 齿疏发就种,奔走力不任。 咄此可奈何,未必 【查看全文】
6 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讳道相思,偷理绡裙,自惊腰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讳道相思,偷理绡裙,自惊腰衩出自宋朝诗人史达祖的作品《三姝媚烟光摇缥瓦》,其古诗全文如下: 烟光摇缥瓦,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锦瑟横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