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出自元朝诗人白朴的作品《天净沙·冬》,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注释】
⑴越调:宫调名。天净沙:词牌名,入越调。
⑵画角:古代军中用以昏晓报警的号角。谯门:建有望楼的城门,古代为防盗和御敌,京城和州郡皆在城门建有望楼。
⑶水滨:靠近水的场所。
⑷淡烟:轻淡的烟雾。
【翻译】
在一个冬天的黄昏,城门一声轻响,一轮新月挂在半空,带着雪的山前水流缓缓。竹子做的篱笆和篱笆内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详的和谐。
【赏析】
这支曲子运用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构成了诗的意境。王夫之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白朴的这首小令,在情、景之间,正追求着“妙合无垠”的境界。
此曲选择一个黄昏的城郊作为描绘冬景的具体环境。开篇首句,就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气氛苍凉的环境之中:在暮色中显出轮廓的谯门,萦绕在谯门内外悠远而哀婉的角声,这是画面的一侧。接着作者将视线转向四方:随着黄昏夜幕的降临,新月冉冉升起,月光斜照着半个庭院;山坡上覆盖着白雪,山前溪流蜿蜒。水边有着竹篱茅舍的孤村,升起几缕轻烟,在衰草暮霭中弥漫着,扩散着。冷月、黄昏、雪山、水滨,已是清寒凛冽;淡烟、衰草、茅舍、孤村,又显寂寥冷落,更有谯门一声寒角,平添一分悲凉,虽然画角声打破了这冬季黄昏的寂静,却又于凄清中平添了一种肃杀森严的气氛,空气中弥漫的是孤寂和无助的忧伤。
它与《天净沙·秋》的写法上相近。其一,都是字字写景,全未直接抒发、陈述作者的情感。作品所要表现的情绪意蕴,是在对景物的描述中透露、折射出来的。其二,也都是通过一组自然景物的意象组合,来构成一幅富有特征的画面。另外,这支曲子所表现的情感,也不是一时一地有特定具体内容的情感,它所传达的,是一种情调,一种意绪,一种内心状态。从时序上说,《天净沙·秋》写了落日残霞,而这首曲子写的是落日已经隐没山后,新月已经现于天际。从“秋”到“冬”,从“情”到“景”,都是从寥落、凄清进一步发展为悲凉和无望的孤寂。人们或许可以把《天净沙》四首,不仅理解为对季节更替的描绘,而且进一步理解为对情感和人生体验,从欢快而明净到寥落、孤寂之间的发展。这样,这四支曲子所构成的便是内部情感联系的整体了。
相关阅读
1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出自唐朝诗人王建的作品《田家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 【查看全文】
2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出自清朝诗人曹雪芹的作品《薛宝钗咏白海棠》,其古诗全文如下: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 【查看全文】
3 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甃出自元代诗人乔吉的古诗作品《水仙子游越福王府》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笙歌梦断蒺藜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 【查看全文】
4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 【查看全文】
5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月下独酌四首三月咸阳城》,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查看全文】
6 宜城当时放客,认燕泥旧迹,返照楼空。夜阑心事,灯外败壁哀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宜城当时放客,认燕泥旧迹,返照楼空。夜阑心事,灯外败壁哀蛩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新雁过妆楼梦醒芙蓉》,其古诗全文如下: 梦醒芙蓉。风檐近、浑疑佩玉丁东。翠微流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