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出自元朝诗人吴西逸的作品《清江引·秋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星斗满天人睡也。
【注释】
⑴清江引:双调曲牌名。
⑵白雁:白色的雁。雁多为黑色,白色的雁较为稀少。元代谢宗可有《咏白雁》诗。
【翻译】
成群的白色大雁好似秋天里飞起雪片,清冷的露珠使秋夜更凉。扫去石边的云雾,踏碎松下的月影,醉意正浓,在满天星斗之下睡入梦乡。
【赏析】
白雁是深秋的象征。宋彭乘《墨客挥犀》:“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到来。白雁至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入夜了如何会“白雁乱飞”,曲作者没有讲,但同下半句的“秋似雪”必有关系。这里说“似雪”,是因为秋天满布着白霜;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足见白雁也会同乌鸦那样受到“霜满天”的惊扰。次句续写凉夜露水增重的秋景,依然是清凄的笔调,视点却从天空转移到地面。这样就为人物的出现腾出了环境。
作者的出场是飘然而至的。“扫却石边云”,有点风风火火。古人以为云出石中,故以“云根”作为山石的别名,这里无疑是指夜间岩壁旁近的雾气。作者袍角“扫却”了它们,那就几乎是擦着山石而疾行,也不怕擦碰跌绊,这其间已经透出了作者的酒意。下句“醉踏松根月”,则明明白白承认了自己的醉态。“松根月”是指地面靠近松树树根的月光,明月透过松树的荫盖,落到地上已是斑斑驳驳,作者专寻这样的“月”来“踏”,这就显出了他脚步的趔趄。这样的大醉急行,是很难坚持到底的。果然,他仰面朝天躺倒在地,起初还能瞥望“星斗满天”,随后便将外部世界什么也不放在心上,酣然高眠,“人睡也”。
短短五句,将人物的旷放超豪,表现得入木三分。五句中分插了“雪”、“露”、“云”、“月”、“星”五个关于天象的名词,或实指,或虚影,颇见巧妙。五句中无不在层层状写露天的夜景,却以人物我行我素的行动超脱待之,显示了旷达的高怀。以起首的“白雁乱飞”与结末的“人睡也”作一对照,更能见出这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以“秋居”为题目,而写的是醉后的露宿,这就明显带有“以天地为屋宇,万物于我何与哉”的旷达意味,由此亦可见作者以此为豪、以此为快的情趣。
秋天年复一年来到人间,面目都是一样的,而到了诗人笔下,它却千变万化。吴西逸这首《清江引·秋居》清淡雅洁、宁静淡泊,像没有人间烟火味的仙界,这是一位隐君子的精神追求。曲子的整个色调是洁白晶莹的。白雁飞过,虽是秋天但让人感觉在下雪。在这支小令中,作者突出了对意象的细节描写,来体现自由自在的田园乐趣。作者追求的是远离污浊的尘世,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保持高雅的情操,故读之令人俗念顿消。
相关阅读
1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敌,索虏岂能吞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敌,索虏岂能吞噬出自宋朝诗人李纲的作品《喜迁莺晋师胜淝上》,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 【查看全文】
2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出自唐朝诗人陈琳的作品《饮马长城窟行水寒伤马骨》,其古诗全文如下: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查看全文】
3 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古诗词作品《入京》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注释】 【查看全文】
4 黄沙风卷半空抛,云重阴山雪满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黄沙风卷半空抛,云重阴山雪满郊出自唐朝诗人沈如筠的作品《失题》,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沙风卷半空抛,云重阴山雪满郊。 探水人回移帐就,射雕箭落著弓抄。 鸟逢霜果饥还啄,马 【查看全文】
5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 【查看全文】
6 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古诗词作品《小村》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