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出自元朝诗人张可久的作品《卖花声·怀古二首》,其古诗全文如下: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注释】
⑴中吕:宫调名。卖花声:曲牌名。怀古:曲题。
⑵阿房: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征发刑徒七十余万修阿房宫及郦山陵。阿房宫仅前殿即“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史记·秦始皇本纪》)。但实际上没有全部完工。全句大意是说,当年秦始皇曾在华丽的阿房宫里观赏歌舞,尽情享乐。
⑶金谷名园:在河南省洛阳市西面,是晋代大官僚大富豪石崇的别墅,其中的建筑和陈设异常奢侈豪华。
⑷隋堤古柳:隋炀帝开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称为“隋堤”,即今江苏北部的运河堤。缆龙舟:指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今扬州市)事。
⑸东风还又:现在又吹起了东风。这里的副词“又”起动词的作用,是由于押韵的需要。
【翻译】
阿房宫内罗袖翻飞,歌舞升平;金谷园里玉楼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葱郁,江中龙舟显威名。往事难回首,东风又起,暮春时候一片凄清。
美人虞姬自尽在乌江岸边,战火也曾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门关。伤心秦汉的烽火,让百万生民涂炭,读书人只能一声长叹。
【赏析】
这组曲子由两首小令组成。令曲与传统诗词中的绝句与令词,有韵味相近者,有韵味全殊者。这两首怀古的令曲,前一首便与诗词相近,后一首则与诗词相远。
第一首曲子开头先用三个典故。一是秦始皇在骊山建阿房宫行乐,二是西晋富豪石崇筑金谷园行乐,三是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游乐。这三个典故都是穷奢极欲而不免败亡的典型。但这组仅仅典出事情的发端而不说其结局。“不堪回首”四字约略寓慨,遂结以景语:“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这是诗词中常用的以“兴”终篇的写法,同时,春意阑珊的凄清景象和前三句所写的繁华盛事形成鲜明对照,一热一冷,一兴一衰,一有一无,一乐一哀,真可兴发无限感慨。这与刘禹锡的七言绝句《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这首曲子的长短参差,奇偶间出,更近于令词。不过,一开篇就是鼎足对的形式,所列三事不在一时、不在一地且不必关联(但相类属),这是它与向来的“登临”怀古诗词有所不同之处。
相关阅读
1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作品《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 【查看全文】
2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出自于诗经作品《旄丘》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查看全文】
3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九歌东皇太一》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查看全文】
4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古诗作品《题兴化寺园亭》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 【注 【查看全文】
5 抛却山中诗酒窠。却来官府听笙歌。闲愁做弄天来大,白发栽埋日许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抛却山中诗酒窠。却来官府听笙歌。闲愁做弄天来大,白发栽埋日许多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鹧鸪天三山道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抛却山中诗酒窠。却来官府听笙歌。闲愁做弄 【查看全文】
6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