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出自宋朝诗人蒋捷的作品《女冠子·元夕》,其古诗全文如下: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注释】
女冠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唐词内容多咏女道士。今存词中,小令始于温庭筠,双调四十一字,上阕平仄韵换协,下阕平韵。长调始于柳永,双调一百十一字,仄韵。
蕙:香草名。
雪晴:雪止天晴。
池馆:池苑馆舍。
宝钗楼:唐宋时咸阳酒楼名。此处泛指精美的楼阁。
笙箫:笙和箫。泛指管乐器。
琉璃:指灯。宋时元宵节极繁华,有五色琉璃灯,大者直径三四尺。
暗尘明月:指元宵节灯光暗淡。
元夜:元宵。
【翻译】
蕙兰花散花出阵阵幽香,雪后的晴空,辉映着池沼馆阁犹如画景风光。春风吹到精美的歌楼舞榭,到处是笙箫管乐齐鸣。琉璃灯彩光四射,满城都是笑语欢声。而今随随便便挂上几盏小灯,再不如昔日士女杂沓,彩灯映红了尘埃迷天漫地,车水马龙,万众欢腾。何况近年来我已心灰意冷,再也没有心思去寻欢逛灯。
江城冷落人声寂静,听鼓点知道才到初更,却已是如此的冷清。请问谁能向天公,再度讨回以前的繁荣升平?我剔除红烛的残烬,只能在梦境中隐隐约约重见往年的情景。人来人往,车声隆隆,手持罗帕的美女如云。我正想用吴地的银粉纸,闲记故国元夕的风景,以便他日吊凭。我笑叹那邻家梳着黑发的姑娘,凭倚窗栏还在唱着“夕阳西下”。
【赏析】
元宵佳节是历代词人经常吟咏的话题。不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在所有的节日中,以元宵最为热闹,也以元宵最为人所重。而在国破家亡之时,这个节日又最容易引起人们对往昔繁盛的追忆,最易牵动人们的故国之思。
全词起笔“蕙花香也。雪睛池馆如画”,即沉入了对过去元夕的美好回忆:兰蕙花香,雪霁天晴,亭台楼阁之中池波荡漾,街市楼馆林立,宛若画图,尽是一派迷人景象。极度地渲染了元宵节日氛围。“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春风和煦,酒旗飘拂,笙箫齐奏,仙乐风飘。据载,宫中曾做五丈多高的琉璃灯,又地方进贡之灯“或以五色琉璃而成”。那令人陶醉的音乐,那壮观的灯市,使词人忆起如昨天一般。
“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而今”二字是过渡,上写昔日情景,下写当日元夕景况。“灯漫挂”,指草草地挂着几盏灯,与“琉璃光射”形成鲜明的对照。“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既写此夕的萧索,又带出昔日的繁华。“暗尘明月”用唐苏味道《上元》“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诗意。以上是从节日活动方面作今昔对比。“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今昔不同心情的对比。蛾儿,即闹蛾儿,用纸剪成的玩具。写当日的元宵已令人兴味索然,心境之灰懒,更怕出去观灯了。这种暗淡的心情是近些年来才有的,是处境使然。
相关阅读
1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词作品《江楼夕望招客》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查看全文】
2 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其古诗全文如下: 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 【查看全文】
3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塞下曲天兵下北荒》,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 【查看全文】
4 玉钩鸾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云屏冷落画堂空,薄晚春寒无奈、落花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玉钩鸾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云屏冷落画堂空,薄晚春寒无奈、落花风出自唐朝诗人冯延巳的作品《虞美人玉钩鸾柱调鹦鹉》,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钩鸾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云屏 【查看全文】
5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出自宋朝诗人郑谷的作品《莲叶》,其古诗全文如下: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翻译】 船在水中移 【查看全文】
6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