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夜游共谁秉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24

  “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夜游共谁秉烛”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大酺·春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对宿烟收,春禽静,下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粘帘竹。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顿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夜游共谁秉烛。
  【注释】
  卫玠:晋人,美姿容,白如玉。
  清羸:清瘦羸弱。
  平阳客:指汉代马融。有《长笛赋》,辞情哀切。
  青芜国:杂草丛生之地。
  红糁:指落花。糁,本指米粒。
  荆桃:樱桃的别名。
  菽:豆的总称
  【翻译】
  夜色中烟雾消散,天地间寂静,听不到鸟声喧喧,只有阵阵急雨,在屋顶上响成一片。新生的嫩竹探出墙头,青碧的颜色如玉制的流苏一般。皮上的粉霜已被冲洗净尽,柔嫩的竹梢在风雨中摇曳,相互碰撞摩缠。雨气潮湿,松了琴弦。寒气阵阵,侵入枕头帏幛之间。风吹着落满尘灰的蛛网,一丝丝粘上竹帘。在寂寥的旅馆,听着房檐的水滴声连绵不断,昏昏沉沉,我独自困倦小眠。怎奈心中太苦闷焦烦,梦境连连被雨声惊断,梦境又是那么恍惚轻浅,醒后难以记住星星点点,幽独的我只有自伤自怜。
  我这远方的游子,归心似箭,最担心的是满路泥潦把车轮粘连,使我无法把故乡返还。怎奈我现在的情唐 教坊曲有《大酺乐》, 宋 人借旧曲以制新调,为双调一百三十三字,仄韵。景,就像当年滞留北朝的庾信,苦苦地思念故园;就像瘦弱的卫玠,多愁多病而易伤心肝。困顿清闲,更容易忧愁伤感。难怪客居平阳的马融,听见笛声中的忧怨,就悲伤得泣涕涟涟。更何况在这长满青苔的客馆,萧条冷落,已被凋残的点点红花铺满。如今门外的樱桃已经结成豆粒大的果实,却无人与我共同赏玩。
  【赏析】
  下片写春雨中的羁愁。开头两句写游子归心似箭,然而最令人忧虑的是雨水成潦,阻住车轮,无法还乡。羁留他乡,岂不愁煞得兰成憔悴,卫玠瘦羸,在等闲之时,在无可奈何之中,,不更易使人伤心落泪。此处用典言羁旅之愁。卫玠,晋安邑人,字叔宝,风神秀异。官太子洗马,后移家建业(今南京)。人闻其名,观者如堵,年二十七卒。时人谓“看杀卫玠”。
  “未怪平阳客”二句,又以平阳客在春雨潇潇中闻哀笛落泪事写羁愁。“平阳客”代指游子。“况萧索”以下四句,乃词意一大转折,说游子在春雨潇潇中泪落思乡,那么在万木萧疏、落红遍地、一片荒芜的深秋时返乡时,会如何呢?词中只以景物与感慨作答──家门外,桃园菽畦,荆棘丛生,如此苍凉景象,游子那有心情与友人秉烛夜游呢?此处结得突然,是转折中的顿挫,词意含蓄,将游子之羁旅也愁、归乡也愁,写得淋漓尽致。可谓“顿挫中别饶蕴藉”。
  陈振孙说:邦彦“长调尤善铺叙,富艳精工,词人之甲乙也”(《直斋书录解题》)。邦彦词的铺叙从此篇中可看出其特点是不平铺直叙,而是曲折回环,开阖动荡,富于变化。


相关阅读
1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 【查看全文】

2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登岳阳楼》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 【查看全文】

3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出自唐朝诗人赵嘏的古诗作品《江楼感旧》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注释】 【查看全文】

4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芳心苦杨柳回塘》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 【查看全文】

5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作品《渔父》,其古诗全文如下: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翻译】 浪花仿佛是 【查看全文】

6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奉寄韦太守陟》,其古诗全文如下: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临此岁方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