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马青松犹在眼。胜地重来,暗记韶华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38

  “系马青松犹在眼。胜地重来,暗记韶华变”出自清朝诗人朱彝尊的作品《蝶恋花·重游晋祠题壁》,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里浮岚山近远。小雨初收,最喜春沙软。又是天涯芳草遍,年年汾水看归雁。
  系马青松犹在眼。胜地重来,暗记韶华变。依旧纷纷凉月满,照人独上溪桥畔!
  【注释】
  5、系马:拴马。
  6、犹在眼:仍在眼前。
  7、韶(sháo)华:春光,代指青春年华。
  8、变:指衰老。
  9、人:这里是作者自指。
  【翻译】
  远近一代的山间都飘浮着雾气。小雨刚刚停歇以后,我最喜欢就是春天里那种踏上去软软的泥沙。又到了芳草遍天涯的时节,而自己身滞塞北,年夏一年,只能目送汾水上空的雁群南去。
  去年拴马的松树依然在眼前。如今又一次来到了这片名胜之地,让我暗自记住了美好时光的消逝。清凉的月光依然和去年一样遍洒在地上,照着孤独的离人在溪桥上徘徊。
  【赏析】
  下片描写重游晋祠时所见的景象,笔触细密,境界清幽,字里行间流露出旧地得游、韶华已变的感慨。“系马青松犹在眼”,是刚到晋祠的特写。“青松”之所以成为词人瞩目的对象,不仅由于初游晋祠时曾经拴马于树上,而且暗示这次重游仍然乘马而来,将寻青松而拴马。这既不着痕迹地表露人已到晋祠,又补写上片乘马踏沙之未写。“犹在眼”,突出描写词人看到“系马青松”的情景,其中“犹”字着重刻画了词人看到青松如见故人的心态。但是在惊喜青松如旧的同时,却又不禁撩起时光流逝的感慨。“胜地重来,暗记韶华变”,就是这一瞬间心理活动的写照。“胜地重来”,正面点题,写明“重游晋祠”这个著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似乎一切都像初游晋祠时那样美好。“暗记韶华变”,则轻轻一转;抒发出风景不殊、年华流逝的清愁。“韶华”,本指春光,又可引申为美好的年华。词人在此,既以“韶华变”表明这次重游的春光已与上次初游的秋光有了明显的不同,又深人_层地透露初游时美好的青春如今已在悄悄地变化。这种极其微妙的心理动态,与上句的“犹”字脉连意反,在表示从内心深处想起的“暗记”二字中,得到了细腻的表达。
  词人带着这种由“最喜”暗暗演变为清愁的心境,重新游览晋祠的胜景,可想而知该有多少景观触动词人的情怀。但他全部舍弃不写,只用“依旧纷纷凉月满,照人独上溪桥畔”作结,让人从他独赏的晋祠景色中,体味他此时此地清凉孤寂的心境。词人以初游时所见的凉月满照晋祠之景作陪衬,突出描绘他踏着月色独上溪桥的画面,使得幽人独有怀抱的寓意尽在不言中。“凉月”之“照人独上”,不仅表明由白昼而至黄昏的时间变化,而且渲染出凄清孤寂的淡淡哀愁,这正体现出词人重游晋祠的特有心境和清空醇雅的独特词风。五代词人冯延巳的《鹊踏枝》曾用“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两个结句来写“新愁”,显得风神萧散,意味悠悠;作者的这两句词,似乎受到冯词的潜移默化,但就其描写重游晋祠勾起的愁绪来看,却是情寓于景,不可移易的佳句。


相关阅读
1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出自宋朝诗人李煜的作品《捣练子令深院静》,其古诗全文如下: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注释】 【查看全文】

2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查看全文】

3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出自唐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作品《丰乐亭游春》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查看全文】

4 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相逢行相逢红尘内》,其古诗全文如下: 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 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注释】 ⒂黄金鞭:饰有黄金的马 【查看全文】

5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出自唐朝诗人陈子昂的古诗作品《春夜别友人》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 【查看全文】

6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少年子》,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 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 夷齐是何人,独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