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45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出自南北朝诗人谢朓的作品《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州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注释】
  9、摇摇:.心神不定貌。
  10、屡:副词,屡空,经常贫乏而一无所有。屡复,多次告白,后用以指贫穷、衣食不继。;
  11、禄情:怀恋俸禄。
  12、协( xié):会意。从办,从十。办,亦声。协,表示同力。十,表示众多。合起来表示众人同力。本义,和睦;融洽。
  13、沧洲: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14、嚣尘:亦作“嚻尘”。 喧闹扬尘、这里指喧嚣的尘世。
  15、赏心:.心意欢乐。
  【翻译】
  船走水路与江水背向而行,而流水却知入海而归。浩淼水天之际能够认识出返归之船,云雾之中能分辨江岸的树。船在摇荡,困倦惆怅之心也在摇荡,这种孤独的远行已非一次。虽然为得朝廷赏识而高兴,但又怎能比得上遁迹僻远之地的情趣。世间喧嚣从此远隔,庆幸得到这种机会。虽然没有玄豹深藏远害的资质,但也终于能够隐于南山的雾中。
  【赏析】
  第七、八句“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禄情,怀恋俸禄。欢喜、愿去做官领俸禄。沧洲,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这两句是说又要当官,又做隐士,正合乎自已意向。隐居的志趣又合乎自已隐居的志趣。中国古代文人既要当官,又做隐士,最好是合二而一,在六朝以后渐成风气。而谢朓这次去宣城赴任,亦官亦隐,正好达到了这个目的。
  第九、十句“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作者自己说,从此我将离开这烦嚣的是非之地,赏心乐事从此开始了。这只是作者一种天真的想法,实际是不可能的;如有,也只能是公务入之外逍遥吟咏的散淡生活,并非真正的避世远遁。
  最后两句“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借用典故,一典多用,精当巧妙。据刘向《列女传》卷二载:“陶答子治陶(古邑名,在今山东)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独抱儿而泣,曰:‘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猪)不择食以肥其身,坐而须(等待)死耳。一年后,答子之家果以盗诛。玄豹,颜色黑中带红的豹。”诗人借用此典,说自已虽无玄豹的姿质,不能深藏远害,但这次去宣城,与南山雾雨一样隐敝。“玄豹姿”,喻自已虽为一郡之守,并无美德,也未必能治好此郡,但自已却深爱名声,绝不会做陶答子邦样贫污、弄贫国家的事。从字面意义看,是借外任隐遁远祸,但更深的意义是说自己将以淡泊心境处理政务。这还包罗了“既欢怀禄情”照应,让人看到了诗人乘舟向西南江路漫漫前行、最终隐没在云遮雾绕的远山深林之中的景象。


相关阅读
1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千秋岁水边沙外》,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 【查看全文】

2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出自元代诗人元好问的古诗作品《摸鱼儿雁丘词》第一句,其全文如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 【查看全文】

3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峰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峰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出自宋朝诗人韩疁的作品《高阳台除夜》,其古诗全文如下: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 【查看全文】

4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出自南北朝诗人朱超的作品《舟中望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 若教长似扇, 【查看全文】

5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其古诗全文如下: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 【查看全文】

6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游龙门奉先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