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作品《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
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沈无计水东流。
一尊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何处相思不相见,凤城龙阙楚江头。
【注释】
⑥云北去:友人远去。
⑦浮沈:亦作“浮沉”,喻升降、盛衰、得失。
⑧青山暮:山间迟暮,天色已晚。
⑨碧树秋:树逢秋时,叶落枝疏。
⑩凤城:指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
【翻译】
那年烟花三月,我们一起游吴门,那年深秋时节,火红的枫叶,雪白的芦花又将客舟照映。北去的云,合又分,分又合,分和有定,东流的水,涨又落,落又涨,起伏无心。且聊饮一杯,细细品味,壶空时青山已薄暮色,更修书一封,慢慢等待,书回时碧树也不再青。你我相思,各在何处,为何总不得相见,相见时是在京都洛阳,还是在京口江滨。
【赏析】
颈联回笔反拨,落到今日之“京口”,乃全诗构思的起点诗。上句写诗人的孤独无友。孤独无友,故需借酒消愁,然樽空酒尽,却只见青山隐隐,暮蔼沉沉。“尽”字写酒已完而愁未消,“青山暮”则以暗淡的景象渲染气氛,蕴含着“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情怀。下句写诗人的离群索居。离群索居,故曾寄诗书以致意,然“千里书回”,带来的依然是不能相见的信息。于是秋风中摇颤的“碧树”,便成为注目的对象,诗人愁肠百结的意绪,依附于萧瑟清冷的景象,宛转而出。这一联,笔随情转,情从景出,以对仗工稳的律句,抒写诗人坐对青山、秋树而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惑。就手法来看,仍是以景写情然而,然而,昔日同游既不可再,他时同游又恐难期的愁怅,却使本来美好秀丽的“青山”、“碧树”,足可消愁解闷的饮酒、“回书”,各自向其本来意义的反面转化,不但与自联同游欢愉的场面、心境形成鲜明对照,且能在写景叙事中,加一倍地表现自己的感情,是一组概括性强且极富感染力的句子。
最后两句乃全诗结穴处。“相思不相见”正是全诗中心,加上“何处”化为设问句,挑开一笔;使语势宛转,文气疏宕,最后用“凤城宫阙”与“楚江头”平列并举,分别点明“不相见”的两处。就章法结构而言,今日异地分居与首联昔日同游呼应,使颈联之“北去”、“东流”喻意显豁,并点明颔联感伤愁怅的缘由,归结全文。从诗的构思来看,诗人一念飞驰,情牵两地,使平地而起的“宫阙”和高楼遥遥相对,给人可供眺望的印象。然千里相隔,云天杳杳,只能使这收摄于同一幅画面中的景象,仅存于想象之中,思情回环,含蓄隽永,令人产生悠然不尽的遐想幽思。
相关阅读
1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乐府行路难》第四句,其全文如下: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 【查看全文】
2 头上貂蝉贵客,苑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头上貂蝉贵客,苑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樽空。别离亦复何恨 【查看全文】
3 风飘弱柳平桥晚,雪点寒梅小苑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风飘弱柳平桥晚,雪点寒梅小苑春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和道溪君别业》,其古诗全文如下: 积润初销碧草新,凤阳晴日带雕轮。 风飘弱柳平桥晚,雪点寒梅小苑春。 屏上楼台陈 【查看全文】
4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出自唐朝诗人朱庆余的古诗作品《宫词》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注释】 【查看全文】
5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注 【查看全文】
6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村居苦寒》,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