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定风波·自春来》,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注释】
①是事可可:对什么事情都不在意,无兴趣。一切事全含糊过去。可可:无关紧要;不在意。
②暖酥:极言女子肌肤之好。
③腻云:代指女子的头发。亸(duǒ):下垂貌。
④无那:无奈。
⑤恁么:这么。
【翻译】
自入春以来,见到那绿叶红花也像是带着愁苦,我这一寸芳心越显得百无聊赖。太阳已经升到了树梢,黄莺开始在柳条间穿飞鸣叫,我还拥着锦被没有起来。细嫩的肌肤已渐渐消瘦,满头的秀发低垂散乱,终日里心灰意懒,没心情对镜梳妆。真无奈,可恨那薄情郎自从去后,竟连一封书信也没有寄回来。
早知如此,悔当初没有把他的宝马锁起来。真该把他留在家里,只让他与笔墨为伍,让他吟诗作词,寸步不离开。我也不必躲躲闪闪,整日里与他相伴,手拿着针线与他相倚相挨。有他厮守,免得我青春虚度,苦苦等待。
【赏析】
这是一首写爱情的词篇,具有鲜明的民间风味,是柳永“俚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首词以一个少妇(或妓女)的口吻,抒写她同恋人分别后的相思之情,刻画出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妇形象。这首描写闺怨的词在宋元时期曾经广为流传,受到普通民众,尤其是歌妓的喜爱。到了元代时,关汉卿更是把它写进了描写柳永与歌妓恋情的杂剧《谢天香》里。
上片,通过艳丽春光和良辰美景来衬托少妇的孤寂之情。开头三句,写春回大地,万紫千红。少妇因此反而增愁添恨。这里暗示出,过去的春天她曾与“薄情”者有过一段火热的恋情生活。次三句,写红日高照,莺歌燕舞,是难得的美景良辰,而她却怕触景伤情,拥衾高卧。接三句,写肌肤消瘦,懒于梳妆打扮。这和《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精神是一致的,表现出爱情的坚贞不渝。未三句,揭示出这位少妇之所以“倦梳裹”的真正原因:“恨薄情一去,音信无个。”作者在上片用的是一种倒叙手法,不仅总结上片中的三个层次,而且还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内心活动和感情的直接抒发。
相关阅读
1 心事春缥缈。记遍地梨花,弄月斜照。旧时斗草。恨凌波路钥,小庭深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心事春缥缈。记遍地梨花,弄月斜照。旧时斗草。恨凌波路钥,小庭深窈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扫花游春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云共色,渐断岸飞花,雨声初峭。步帷素袅。 【查看全文】
2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青溪》第四句,其全文如下: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查看全文】
3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出自唐朝诗人向子湮的作品《减字木兰花斜红叠翠》,其古诗全文如下: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 【查看全文】
4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西江月遣兴》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 【查看全文】
5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古诗作品《金陵怀古》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 【查看全文】
6 秾桑绕舍麦如尾,幽轧鸣机双燕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秾桑绕舍麦如尾,幽轧鸣机双燕巢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常林欢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 秾桑绕舍麦如尾,幽轧鸣机双燕巢。 马声特特荆门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