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西江月·遣兴》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注释】
1、“近来”二句:语本《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以手”句:套用《汉书·龚胜传》:“胜以手推(夏侯)常曰:‘去!’”
【翻译】
酒醉之时我暂且贪图欢笑,哪有工夫再去发愁受苦?我近来才感觉到那些古人的书,如果都信了它们,就完全没有用处。
昨晚我在松树边醉倒,笑问松树:“我醉得怎么样呀?”我怀疑松树走过来要将我搀扶,赶快用手推它说:“去你的吧!”
【赏析】
词的上片词人说忙在喝酒贪欢笑。可是用了一个“且”字,就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这“欢笑”比“痛哭”还要悲哀:词人是无法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愁,姑且想借酒醉后的笑闹来忘却忧愁。这样,把词人内心的极度忧愁深刻地反映了出来,比用山高水长来形容愁显得更深切,更形象,更可信。接着两句进一步抒写愤激的情绪。孟子曾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的是书上的话不能完全相信。而词人却说,最近领悟到古人书中的话都是不可信的,如果相信了它,自己便是全错了。表面上好像是否定一切古书。其实这只是词人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而故意说的偏激话,是针对南宋朝廷中颠倒是非的状况而说的。辛弃疾主张抗战,反对投降,要求统一祖国,反对分裂,这些本来都是古书中说的正义事业和至理名言,可是被南宋朝廷中的当权派说得全无是处,这恰恰说明古书上的道理现在都行不通了。词人借醉后狂言,很清醒地从反面指出了南宋统治者完全违背了古圣贤的教训。
下片则完全是描绘一次醉态。先交代一句:时间发生在“昨夜”,地点是在“松边”。这次醉后竟与松树对话,问松树自己醉得如何,这是醉态之一。以松树为友,可见知音极少。自己醉后摇晃,却以为松树摆动;明明是自己扶着松树站起来,却说松树要扶他,这是醉态之二。最后是用手推开松树,命令它走开。表现独立不倚的倔强性格,这是醉态之三。这些醉态写得非常逼真,可谓惟妙惟肖。但这不拘形迹的醉态,实际上也都是表现对当时现实的一种反抗。题目曰“遣兴”,也说明这是抒写情怀。词中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绪。
此词语言明白如话,文字生动活泼,表现手法新颖奇崛,体现了作者晚年清丽淡雅的词风。
相关阅读
1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出自于诗经作品《静女静女其姝》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 【查看全文】
2 闲离阻。谁念萦损襄王,何曾梦云雨。旧恨前欢,心事两无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闲离阻。谁念萦损襄王,何曾梦云雨。旧恨前欢,心事两无据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祝英台近挂轻帆》,其古诗全文如下: 挂轻帆,飞急桨,还过钓台路。酒病无聊,欹枕听鸣舻。 【查看全文】
3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满庭芳归去来兮》,其古诗全文如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 【查看全文】
4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出自宋朝诗人张孝祥的作品《念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 【查看全文】
5 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拟古十二首世路今太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 万族皆凋枯,遂无少可乐。 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 荣 【查看全文】
6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出自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作品《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