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离阻。谁念萦损襄王,何曾梦云雨。旧恨前欢,心事两无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43

  “闲离阻。谁念萦损襄王,何曾梦云雨。旧恨前欢,心事两无据”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祝英台近·挂轻帆》,其古诗全文如下:
  挂轻帆,飞急桨,还过钓台路。酒病无聊,欹枕听鸣舻。断肠簇簇云山,重重烟树,回首望、孤城何处。
  闲离阻。谁念萦损襄王,何曾梦云雨。旧恨前欢,心事两无据。要知欲见无由,痴心犹自,倩人道、一声传语。
  【注释】
  ⑼萦损:愁思郁结而憔悴。
  ⑽云雨:比喻男女欢会。
  ⑾无由:没有办法。
  ⑿犹自:尚,依然是。
  ⒀倩人:恳求别人。
  ⒁道:同“蹈”,赴。
  ⒂传语:把一方的话传到另一方。
  【翻译】
  船帆轻挂,大桨急飞,过了一城又一城,到了严子陵垂钓的江滨。喝酒过度,必成病态,以至郁闷而精神空虚。只有依靠枕头,听那大桨发出的叫声可资慰藉,极为悲痛的断肠游子型的外任官苏轼,眼前闪现着的是丛列成行的云雾缭绕的山峰,烟雨重重笼罩的树林。回过头去看,桐庐县城在哪里呢?已经看不到了。
  但是顷刻之间就要离开了,分别的愁绪更加使人变得憔悴。那就只有从朝云暮雨的巫山男女欢会的神话梦幻中寻求解脱。不论旧愁还是新欢,对山村的思念也没有了。不大可能再看到山村人了,但是对他们的痴情和思念没变。只有求别人带去一首词。
  【赏析】
  下片承上一转,写苏轼欲摆脱愁情而又无可奈何,只得从神话梦幻中去寻找慰藉。“闲离阻,谁念萦损襄王,何曾梦云雨”,写苏轼顷刻离开钓台的沉思,但又被现实阻碍,愁思更加抑郁,人面显得憔悴。有宋代欧阳修《怨春郎》词“恼愁肠,成寸寸,已凭莫把人萦损”的滋味。“旧恨前欢,心事两无据”,不论过去了的旧愁也好,还是昔日的新欢也好,内心里对山村的挂记两不存在。 “要知欲见无由,痴心犹自,倩人道、一声传语”。这一句承承接上面一句,体现出苏轼的挂念之情深入一层。想再一次去看看山村人吧,不大可能了。然而一片痴情依然不改初衷。唯有恳求他人前去捎首词。
  全词把欢景与愁情、现实与历史、人世与梦幻、意境与哲理有机地融为一体,思想开放,想象丰富,反映了苏轼的悯民思想,是一篇具有现实主义意义的作品。


相关阅读
1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 【查看全文】

2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出自宋朝诗人张孝祥的作品《水调歌头金山观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 【查看全文】

3 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春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崔秋浦三首其三》,其古诗全文如下: 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 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春。 水从天汉落,山逼画屏新。 应念金 【查看全文】

4 我愿从之游,未去发已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愿从之游,未去发已白出自唐朝诗李白的作品《古风金华牧羊儿》,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 我愿从之游,未去发已白。 不知繁华子,扰扰何所迫。 昆山采琼蕊 【查看全文】

5 袖中忽见三行字,拭泪相看是故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袖中忽见三行字,拭泪相看是故人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段九秀才处见亡友吕衡州书迹》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交侣平生意最亲,衡阳往事似分身。 袖中忽见三行字, 【查看全文】

6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古诗作品《春江花月夜》,其全文如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