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狂歌君勿笑,已拚双鬓成秋。会须击节溯中流。一声云外笛,惊看水明楼”出自宋朝诗人叶梦得的作品《临江仙·一醉年年今夜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醉年年今夜月,酒船聊更同浮。恨无羯鼓打梁州。遗声犹好在,风景一时留。
老去狂歌君勿笑,已拚双鬓成秋。会须击节溯中流。一声云外笛,惊看水明楼。
【注释】
①作者自注云:“去岁中秋,南山台初成,与友连三日极饮其上,尝作《临江仙》三首。今岁复会诏芳亭。”
②梁州:即《梁州曲》,又称《霓裳羽衣曲》。
【赏析】
词后,作者有自注云:“世传《梁州》,西凉府初进此曲,会明皇游月宫还,记《霓裳》之声适相近,因作《霓裳羽衣曲》,以《梁州》名之。是夕,约诸君明夜泛舟,故有梁州、中流之句。”又《乐府雅集》有作者自注云:“去岁中秋,南山台初成,与徐敦立氏昆仲,连三日极饮其上,月色达旦无纤云。尝作《临江仙》三首。今岁敦立在馆中,招章几道、朱三复会诏芳亭,追怀去年之集,复用旧韵作。”叶梦得在南山台诏芳亭“连三日极饮其上”事,据查,是指绍兴乙卯八月九日至十一日,当时作者连续三天写了三首《临江仙》。这一首当写于绍兴丙辰,即1136年(宋高宗绍兴六年),作者时年60岁,闲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市)卞山。题中所说“坐客”,是指徐敦立、章几道、朱三等人。自注云:“约诸君明夜泛舟”,是指月夜游太湖。
词的开始,先照应去年中秋游太湖事:“一醉年年今夜月,酒船聊更同浮。”他希望每年都能为今夜这样的月色共同一醉,便又共同驾着酒船在湖上飘浮。因为湖上赏月,便想到了唐明皇游月宫后作《霓裳羽衣曲》即《梁州曲》的故事;因为豪饮,便想到了适于表达豪情的羯鼓。可惜,这二者都没有,非常遗憾,所以说:“恨无羯鼓打梁州”。“羯鼓”,古代的一种两面蒙皮、腰部细的鼓,据说从匈奴的一个别支羯族传入中原。这时使他又很自然地联想到去年今夜举酒高歌的情景,那高歌笑语声好象还在耳边回响,去年的风光也还留在眼前。“遗声犹好在,风景一时留”,就是从眼前回想去年。
叶梦得是支持抗金事业、有志恢复中原的爱国志士,他曾经两次任建康(今江苏南京市)知府,对军事的补给工作做得很好,有助于前方的抗金战争。如今老了,闲居吴兴,不得不以醉酒、赏月、做诗来打发日子,但他并没有忘记国家大事,并没有忘记这金瓯残缺的现实。因而在这月夜泛舟,遨游太湖的时候,便很自然地想起了率部渡江、中流击楫、发誓要收复中原失地的东晋名将祖逖。
于是,下阕笔锋一转,抒发他的酒后豪情:“老去狂歌君勿笑,已拚双鬓成秋。会须击节溯中流。”他告诉坐客,不要为自己老了还发狂似地引吭高歌而发笑;他提醒坐客们注意,他已经为抗金事业奋斗了一生,虽然赢得的是“双鬓成秋”,无裨于事,但他坚信“会须击节溯中流”,总有一天还能够象祖逖一样,率部渡江,中流击楫,实现他的壮志宏图的。
可是,严酷的现实告诉他,这是梦想。“一声云外笛,惊看水明楼。”忽然响彻云表的笛声,把他从幻想中惊醒,那水光和月光把水边的楼阁照得通明。
叶梦得写过一部《石林诗话》,对苏轼的诗有所不满,可是他的词却受了苏轼的影响。毛晋称他“不作柔语殢人”,宋人关注在《题石林词》中称他晚年的词“能于简淡时出雄杰”,都指出了他的作品具有“豪放”的特征。读了这首词,确实如此。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出自唐朝诗人崔涂的古诗词作品《除夜有怀》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 【查看全文】
2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湘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注释】 (1)猿愁: 【查看全文】
3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长信秋词五首其四》,其古诗全文如下: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注释 【查看全文】
4 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出自宋朝诗人陈克的作品《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 【查看全文】
5 来日一身,携粮负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来日一身,携粮负薪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来日大难》,其古诗全文如下: 来日一身,携粮负薪。 道长食尽,苦口焦唇。 今日醉饱,乐过千春。 仙人相存,诱我远学。 海凌三山, 【查看全文】
6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出自于诗经作品《硕人》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