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出自唐朝诗人韩琦的作品《北塘避暑》,其古诗全文如下: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注释】
⑴涤:消除
⑵尘寰:人世间
⑶水鸟:鹭鸶
⑷阑:尽
【翻译】
一家人来到林中塘边,洗尽了暑日的燥热烦念,胸怀豁然开朗,就像不是生活在尘世间。谁敢估量这可爱清风的价值?没有任何快乐能胜过长日悠闲。水鸟捉到鱼儿总是心满意足,岭上云片满含雨意又空自飞还。酒醉后有什么能醒我心魂?塘里万枝香莲,枕上几座青山。
【赏析】
《北塘避暑》首句擒题,交代了时间、地点,次句渲染极为幽静的自然环境,并以“旷然”一词挑明题旨,抒发其超尘拔俗的思想感情和正直清廉的高尚情操。
第二句用“如不在尘寰”比喻旷然之情,空灵飘逸。但作者犹嫌不足,在颔联中再进一步为“旷然”作注。在炎夏酷暑中,一般俗土,每喜以管弦消遣。但作者不借外物,只以沐浴清风自娱,悠然自得,摆脱了尘寰的炎热和烦恼。“清风”一词语意双关,又表明正直无私,两袖清风。这里用“能人敢议”的反诘句法,加强语气,著一“敢”宇,尤为雄健峭拔,与下旬“能”字对照,一个突兀而起,一个平平淡淡,起伏跌宕,足见诗人的功力。
颈联虚实并用,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水鸟得鱼”、“岭云含雨”,一近一远,一俯一仰,这是实写。“长自足”、“只空还”抒发作者感情,这是虚写。但细细品味,知其不唯写景抒情,还是以象征手法阐发人生哲理,所写之景不必是眼前实景。全联意谓要象水鸟那样“知足保和”,象岭云那样来去无心。亦即庄子所谓“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的“无为”思想。不去追求功名利禄,外在的事物都是有限的;追求内在的精神品格,才是他要表现的主要思想,也是他能旷然自得的要源所在。据《宋史》本传,他屡次主动辞位,确能“长自足”。从他“凡事有不便,未尝不言”,“前后七十余疏”看,他也不薄事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本是儒家传统思想。但韩琦如此,并不矛盾。
尾联是讲修养之法。韩琦不需要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他酒醒之后,自有清心澄虑之物,即“万柄莲香一枕山”。这句衬托出他胸襟的清高脱欲。这首诗含蓄蕴藉,境界高远,有雍容闲适之致。
相关阅读
1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出自于诗经作品《二子乘舟》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查看全文】
2 肠断江春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肠断江春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绝句漫兴肠断江春欲尽头》,其古诗全文如下: 肠断江春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查看全文】
3 天然一帧荆关画,谁打稿,斜阳下?历历水残山剩也!乱鸦千点,落鸿孤咽,中有渔樵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天然一帧荆关画,谁打稿,斜阳下?历历水残山剩也!乱鸦千点,落鸿孤咽,中有渔樵话出自清朝诗人顾贞观的作品《青玉案天然一帧荆关画》,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然一帧荆关画,谁 【查看全文】
4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出自清朝诗人蒋春霖的作品《卜算子燕子不曾来》,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华,此是春归处 【查看全文】
5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古诗作品《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 【查看全文】
6 秋到长门秋草黄。画梁双燕去,出宫墙。玉箫无复理霓裳。金蝉坠,鸾镜掩休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秋到长门秋草黄。画梁双燕去,出宫墙。玉箫无复理霓裳。金蝉坠,鸾镜掩休妆出自唐朝诗人薛昭蕴的作品《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到长门秋草黄。画梁双燕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