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古诗作品《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释】
⑹沈腰潘鬓:沈指沈约,《南史·沈约传》:“言已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后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潘指潘岳,潘岳曾在《秋兴赋》序中云:余春秋三十二,始见二毛。后以潘鬓指代中年白发。
⑺辞庙:辞,离开。庙,宗庙,古代帝王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⑻犹奏:别作“独奏”。
⑼垂泪:别作“挥泪”。
【翻译】
自从做了俘虏,我因为在忧虑伤痛的折磨中过日子而腰肢减瘦、鬓发斑白。最使我记得的是慌张地辞别宗庙的时候,宫廷里的音乐机关/教坊的乐工们还奏起别离的歌曲,这种生离死别的情形,令我悲伤欲绝,只能面对宫女们垂泪而已。
【赏析】
“沈腰”暗喻自己像沈约一样,腰瘦得使皮革腰带常常移孔,而潘鬓则暗喻词人自己像潘岳一样,年纪不到四十就出现了鬓边的白发。连着这两个典故,描写词人内心的愁苦凄楚,人憔悴消瘦,鬓边也开始变白,从外貌变化写出了内心的极度痛苦。古人说忧能伤人,亡国之痛,臣虏之辱,使得这个本来工愁善感的国君身心俱敝。李煜被俘之后,日夕以眼泪洗面,过着含悲饮恨的生活。这两个典故即是他被虏到汴京后的辛酸写照。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得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作者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胜感慨系之。此词回顾事国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其事虽见载于《东坡志林》但出自后主之手,更觉凄惨苦涩,不失为一个丧国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
相关阅读
1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定风波暮春漫兴》,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 【查看全文】
2 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杜鹃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 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 虽同君臣有旧礼 【查看全文】
3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乌衣巷》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查看全文】
4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其古诗全文如下: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 【查看全文】
5 饮散黄昏人草草,醉容无语立门前,马嘶尘烘一街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饮散黄昏人草草,醉容无语立门前,马嘶尘烘一街烟出自唐朝诗人张泌的作品《浣溪沙小市东门欲雪天》,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市东门欲雪天,众中依约见神仙,蕊黄香画贴金蝉。 饮散 【查看全文】
6 还忆。洛阳年少,风露秒檠,岁华如昔。长吟堕帻。暮潮送,富春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还忆。洛阳年少,风露秒檠,岁华如昔。长吟堕帻。暮潮送,富春客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瑞鹤仙饯郎纠曹之严陵》,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寒吴馆窄。渐酒阑烛暗,犹分香泽。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