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17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泊平江百花洲》,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释】
  ①平江百花洲:平江,府名,治所在今江苏苏州,百花洲是当地的一个沙洲
  ②王程:为公事而奔走的旅程
  【翻译】
  江南一带最美的地方是苏州,为王事奔走我却得以纵情遨游。半生中三江五湖都乘船走遍,十年里四次停泊在这百花洲。我跟岸边的杨柳都互相熟识了.眼前的云山执着地把我挽留。不要责怪这孤舟漂泊不定吧。我自己本来就是一只孤舟。
  【赏析】
  开头两句交待自己与苏州的因缘。平平叙事,颇有民歌风味。读来似乎是庆幸自己因王程之便而得游赏吴中佳胜,实际上却是为下文翻出感慨作势。“王程”二字已微露端倪。
  “半世三江五湖掉,十年四泊百花洲”。杨万里于1154(绍兴二十年)中进士,初授赣州司户,继调永州零陵萃,以后历任内外官职,奔走于江湖间,到写这首诗时,已经半世(指一个人的半生)之多;十来年间,因主程所经,曾四次泊舟于百花洲畔。这一联用秀朗工整之笔概括了自己的漂泊羁旅的生活,其中含有身世之感,但调子并不沉重,毋宁说还带有一点悠然自赏的意味。从眼前的胜游回顾半世以来的行踪,从眼前的百花洲联想到所历的三江五湖,时间、空间都延伸扩大了。这一联在对仗上句法上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多用数目字成对,如“半”对“十”“三”对“四”“五”对“百”;二是上下句的句法并不同(下句的“泊”是动词,与上句的“江”为名词不同,五湖棹与百花洲也有所不同,平仄也不调)。这样一种对仗,表现出诗人的巧思,具有一种轻快流利、拗折错落的美感。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颈联承“四泊百花洲”突出自己对这一带风物的熟悉。明明是诗人认得岸旁杨柳、依恋眼底云山,却故意将景物拟人化,从对面写来,说成是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这样写,既饶情致,又不落套。诗人对此间风物的深情也更进一层地得到表现,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诗人将主观的情感移到事物上,反过来有用被感染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我合一,浑然一体。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尾联承“半世三江五湖棹”从眼前泊岸的孤舟兴感,说别再埋怨孤舟漂泊不定,将自己载往三江五湖,要知道,自己原就是一只不系的孤舟。上句先放开一步,下句却透过一层,揭示了事情的底蕴。这个结尾,将“四泊百花洲”所引起的感触与联想凝聚到一点上:身如孤舟,漂泊无定,从而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相关阅读
1 同病相怜。同忧相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同病相怜。同忧相捄出自先秦诗人无名氏的作品《河上歌同病相怜》,其古诗全文如下: 同病相怜。同忧相捄。 惊翔之鸟相随而集。濑下之水因复俱流。 【翻译】 患了同样的疾病相互 【查看全文】

2 金钗钗上缀芳菲,海棠花一枝。刚被蝴蝶绕人飞,拂下深深红蕊落,污奴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金钗钗上缀芳菲,海棠花一枝。刚被蝴蝶绕人飞,拂下深深红蕊落,污奴衣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作品《虞美人东风吹绽海棠开》,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吹绽海棠开,香榭满楼台。香和 【查看全文】

3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葛溪驿》,其古诗全文如下: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 【查看全文】

4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唐朝诗人韩翎的古诗作品《寒食》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 【查看全文】

5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出自诗经的古诗作品《氓》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查看全文】

6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芙蓉楼送辛渐》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