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唐朝诗人韩翎的古诗作品《寒食》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
①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②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③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④斜:读,与“花”“家”押韵。
⑤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⑥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⑦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翻译】
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率先升起在皇帝贵戚家。
【鉴赏】
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本诗正是因此而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描写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无处”指花开既多又广、“飞花”写花开的盛况,时值春日,长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一派缤纷绚烂的景象。“东风”指春风,“御柳斜”是状摹宫苑杨柳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摆姿态。“斜”字用得妙,生动地写出了柳枝的摇曳之神。这是寒食节京城的白天景色。景色由大而小,由全城而入宫苑。下面接着写宫苑傍晚的景象。“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是写天黑时分,宫苑里传送着一支支由皇帝恩赐给宦官的蜡烛。蜡烛燃烧通明,升腾起淡淡的烟雾,袅袅娜娜地萦绕在宦官家,到处弥漫着威福恩加的气势!使人如见他们那种炙手可热、得意洋洋的骄横神态。在封建习俗的统治下,不要说全城百姓,就连那些不是宠臣的朝官之家,在禁止烟火的寒食之夜,恐怕也都是漆黑一片。
唯独这些宦官之家,烛火通明,烟雾缭绕。由一斑而见全豹,仅此一点,足见这些宦官平日如何弄权倚势,欺压贤良。作者在这里仅用两句诗,写了一件传蜡烛的事情,就对皇帝的厚待亲信宦官,宦官的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达到了辛辣讽刺的目的。
相关阅读
1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宋朝诗人岳飞的古诗词作品《满江红怒发冲冠》的第一段,其全文如下: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 【查看全文】
2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出自宋朝代诗人钱惟演的古诗作品《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 【查看全文】
3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西湖留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 【查看全文】
4 还识西湖醉路。向柳下并鞍,银袍吹絮。事影难追,那负灯床闻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还识西湖醉路。向柳下并鞍,银袍吹絮。事影难追,那负灯床闻雨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探春慢龟翁下世后登研意》,其古诗全文如下: 径苔深,念断无故人,轻敲幽户。细草春 【查看全文】
5 钟山影里看楼台。江烟晚翠开。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钟山影里看楼台。江烟晚翠开。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出自宋朝诗人仲殊的作品《诉衷情建康》,其古诗全文如下: 钟山影里看楼台。江烟晚翠开。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 寂 【查看全文】
6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点绛唇花信来时》,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