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43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出自唐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释】
  1、林断山明:树林断绝处,山峰显现出来
  【解说】
  此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
  【鉴赏】
  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开头两句,由远而近,描绘自己身处的具体环境: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高山耸入云端,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像绿色的屏障,围护在一所墙院周围。这所墙院,正是词人的居所。靠近院落,有一个池塘,池边长满枯萎的衰草。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在这两句词中,既有远景,又有近景;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次分明。作者运用拟人、拟物手法,传神地运用“断”、“隐”、“明”这三个主观色彩极强的形容词,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三、四两句,含义更深邃。从词句上看,这两句描写得比较优美:在广阔的天空,不时看到白鸟上下翻飞、自由翱翔,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意境如此清新淡雅,颇有些诗情画意。“红蕖”,是荷花的别名。“细细香”,是说荷花散发出的香味不是扑鼻的浓烈香气,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如果不是别的原因,这样的境界的确是修身养性的乐土。然而,对于词人来说,他并非安于现状,有心流连这里的景致。他虽然描绘出白鸟翻空,红荷照水的画面,但这和他倾心欣赏杭州西湖那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景色,是不能相提并论的。透过这样一幅画面,读者能够隐隐约约看到词人那种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境。词的下片,作者又用自我形象的描绘,作了生动的说明。


相关阅读
1 洪波汹涌山峥嵘,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洪波汹涌山峥嵘,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 洪波汹涌山峥嵘,皎若丹 【查看全文】

2 客路羁情不断,阑干晚色先收。千山浓绿未成秋。谁见月中人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客路羁情不断,阑干晚色先收。千山浓绿未成秋。谁见月中人瘦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西江月登蓬莱阁看桂》,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梦重游天上,古香吹下云头。箫声三十六宫愁 【查看全文】

3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舟中晓望》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查看全文】

4 即事非今亦非古,长歌激越捎林莽,比屋豪华固难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即事非今亦非古,长歌激越捎林莽,比屋豪华固难数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曲江即事非今亦非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即事非今亦非古,长歌激越捎林莽,比屋豪华固难数。 吾人甘 【查看全文】

5 朱楼四面钧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朱楼四面钧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出自宋朝诗人曾巩的古诗词作品《西楼子》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钧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释】 【查看全文】

6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嵩山焦炼师》,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 道在喧莫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