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19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古悠悠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
  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
  【注释】
  ⑴白景:太阳。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白景,日也。”
  ⑵碧华:皎洁的月亮。迢迢:高貌。晋陆机《拟西北有高楼》诗:“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这里指天空。
  ⑶今古: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⑷千岁:千年,年代久远。《荀子·非相》:“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
  【翻译】
  太阳天天落下西山,月亮夜夜升上高天。古往今来哪儿有尽头,千年的时光随风飘散。海中是沙粒慢慢变成岩石,如今的秦桥只见鱼儿吹沫戏玩。时光像流水不断逝去,汉武帝的铜柱也随着岁月更移早已不在人间。
  【鉴赏】
  李贺常常用他的诗歌去探究宇宙的奥秘,人生的真谛,写下了一曲曲带有哲理意味的咏叹调。这首《古悠悠行》就是这样的作品。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这两句虽然很简短,但却是经过高度浓缩写出来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诗句。这两句用粗线条勾画了一幅绵延无尽的时间和广袤无限的空间背景。“千岁”句表面上虽然只是指时间,“千岁”,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像一阵风那样飘忽而过。但是“千岁”又不仅仅是指时间,也指千岁之内的一切事物。这千岁内的人、事、物,也和时间一样随风飘荡而逝,无影无踪了。诗的前四句是说,日入西山,夜色深远,昼夜循环,今古如此,无有穷尽,本是大自然的规律;即使是千岁之久,在历史的发展中,亦如风飘之疾速,匆忽即逝。诗人此种感系,曾在许多篇什中抒发,如“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浩歌》)。以仙人比凡人,足见年命之短促。但日月递更、今古无尽的道理,联系实际,并不是人人都能悟得。
  这是前面四句蕴含的无比深厚的内容。这当中有诗人在时间消逝时心灵颤震的音符,有悠远的时间广阔的空间背景。“千岁随风飘”一句又带起了下面四句。


相关阅读
1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送渤海王子归本国》,其古诗全文如下: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 九门 【查看全文】

2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 【查看全文】

3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出自宋朝诗人朱淑真的古诗作品《秋夜》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注释】 【查看全文】

4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出自唐朝诗人左思的古诗作品《咏史郁郁涧底松》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查看全文】

5 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追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追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西平乐稚柳苏晴》,其古诗全文如下: 稚柳苏晴, 【查看全文】

6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尊酒,慰此凄凉心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尊酒,慰此凄凉心目出自宋朝诗人史达祖的作品《八归秋江带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