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20

  “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出自宋朝诗人戴复古的作品《夜宿田家》,其古诗全文如下:
  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乱蛙声里睡,身从化蝶梦中归。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注释】
  ⑴簦笠:古代的一种有柄的笠。
  ⑵崦:山。
  【翻译】
  只有斗笠跟着我彷徨在歧路上,一个春季了竟还穿着过冬的衣服。细雨中艰难地行走在山坳的黄泥坡道上,天黑了才去敲农家的白木板门。夜里尽管蛙声呱噪,还是入梦化为蝴蝶回到了思念中的故乡。可叹写了那么多家信十寄九不达,天上的大雁不给传书而南北竟自飞。这是一首羁旅诗,描写诗人旅途夜宿农家的情景,抒发了羁旅乡愁之情。
  【鉴赏】
  “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诗的首联总写漂泊江湖之苦。“簦笠”(雨伞和草鞋)、“征衣”这些意象本身就与羁旅生活有密切关系,积淀了与离情羁思有关的感情内容,因而诗人选取这两种意象,就给了读者以离情羁思的暗示。
  一人东西漂泊,只有“簦笠”是随身伴侣,其孤独落寞之情态可以想见。“走路歧”三字既写明所走之路岔道很多,又写明作者是无目的、无方向的漫游。刘安《淮南子·说林训》记载:“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逵路”即歧路。杨子见歧路而不知何去何从,因而伤心痛哭,诗人“走路歧”时的愁苦心态也就不难想见了。“一春”点明时间,说明作者一个春天都是这样不停地奔波。“旧征衣”写明作者现在身上穿的是以前流落江湖所穿的衣服,这说明在“一春”之前也是客居在外,不停奔走。游子的羁旅之愁苦通过时间的延续曲曲绘出。仅此开头两句,就把羁旅之苦写尽,天涯游子四处奔波、百无聊赖的心态亦在不言之中。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颔联人题,具体写日行夜宿的羁旅生活的情状。出句写雨中跋涉,写路途之艰辛。大雨滂沱中在“山崦”上攀登,已不堪其苦,再加上行走于“黄泥坂”上,其困顿艰辛更可想见。对句写夜宿田家,写住宿之简陋。“自板扉”可以想到田家之贫,而住宿其家的游子之苦也就不言而喻了。


相关阅读
1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禅堂》,其古诗全文如下: 发地结菁茅,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 【查看全文】

2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南涧中题》,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 【查看全文】

3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出自宋朝诗人岳飞的作品《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其古诗全文如下: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 【查看全文】

4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出自唐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其古诗全文如下: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 【查看全文】

5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华飘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华飘泊出自宋朝诗人刘一止的作品《喜迁莺晓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 【查看全文】

6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