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20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
  【注释】
  ①红桥:桥名。在江苏扬州市。明崇祯时期建造,为扬州游览胜地之一。[1]
  ②无恙:安好。
  ③汴水:古河名,原河在今河南荥阳附近受黄河之水,流经开封,东至江苏徐州转入泗水。隋炀帝巡幸江都即由此道。今水已湮废,仅泗县尚有汴水断渠。
  ④水调:曲调名,传为隋场帝时,开汴渠成,遂作此。杜牧《扬州》:“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此曲为商调曲,唐曲凡十一叠。
  ⑤短亭:旧时城外大道旁,五里设短亭,十里设长亭,为行人休憩或送行饯别之所。
  ⑥曾是句:长堤,指隋堤。隋炀帝大业元年,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水、洛水入黄河;自板渚引黄河入汴水,经泗水达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长江。渠广四十步,旁筑御道,并植杨柳,后人谓之隋堤。白居易《隋堤柳》:“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萧萧,三株两株汴河口。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 锦缆,唐颜师古《大业拾遗记》谓隋炀帝“至汴,帝御龙舟,萧妃乘凤舸,锦帆彩缆,穷极侈靡。……每舟择妙丽长白女子千人执雕板镂金揖,号为殿脚女。锦帆过处,香闻十里.”后以此典喻指帝王穷奢极侈,招致国破身亡。
  ⑦玉钩斜:隋代葬埋宫女的墓地。
  ⑧近:靠近。
  ⑨迷楼:楼名。故址在今扬州西北。隋炀帝时,浙人项升进新宫图。帝令依图起造于扬州,经年始成。回环四合,上下金碧,工巧弘丽,自古无有,费用金玉,努库为之一空。《古今诗话》云:“帝幸之,曰:‘使真仙游此,亦当自迷。’乃名迷楼。”
  【翻译】
  汴水依旧如隋时的样子,年年东流。秋日的短亭传来一首《水调》的歌声。明月仿佛也是旧时的,静静地照耀着扬州城。想隋朝的时候这里曾是何等繁华侈靡,如今河岸杨柳像人一般清瘦多愁,隋代葬埋宫女的墓地还是靠近了歌舞之楼。
  【鉴赏】
  纳兰此篇则明示之“怀古”,“怀古”之作是诗人咏怀的一种手法,无非是借用古人古事以抒情达意而已,可以说举凡诗词中的怀古之作都是诗人的咏怀之作。该篇亦是如此,作者借咏隋炀帝穷奢极欲,腐败昏聩之故实,抒写了自己的不胜今昔之慨。
  其一为王世禛首倡,描摹红桥风物。谓其坐落于绿杨城郭,登桥四望,徘徊感叹,亦当自迷。容若和之,曰为怀古。除了“旧时明月”,其所怀者,应当还包括长堤锦缆。前者乃自然物象,指明月照耀下的扬州;后者社会事相,指隋炀帝至汴京,锦帆过处,香闻十里场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汴水年年,水调声声。眼前物景似乎并无变化。上片布景,以“无恙”二字,说明一切。那么,当年经过汴水,巡幸江都的帝御龙舟及萧妃凤舸,至今又如何呢?
  长堤上,清瘦绿杨,不是曾为牵系过锦帆的彩缆吗?眼下所能见到的,尽为愁思笼罩。隋帝建造迷楼,已与宫女的玉钩,一起埋葬。下片说情,以长堤锦缆与清瘦杨柳对举,说明江上景物依旧,眼下人事全非,并以玉钩、迷楼,对于当年的人和事,表示哀悼,为寄吊古之情。词章因红桥之名,哀乐交乘,与原作之徘徊感叹,同一怀抱,可谓合作。


相关阅读
1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出自宋朝诗人张先的作品《青门引乍暖还轻冷》,其古诗全文如下: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 【查看全文】

2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作品《和张仆射塞下曲亭亭七叶贵》,其古诗全文如下: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注释】 18、唯应独不名: 【查看全文】

3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一剪梅中秋元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 【查看全文】

4 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归朝欢和苏坚伯固》,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 【查看全文】

5 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酒泉子谢却荼蘼》,其古诗全文如下: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 【查看全文】

6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梦李白二首其一》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