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归朝欢·和苏坚伯固》,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傜新唱,谁谓古今隔。
【注释】
⑴伯固:苏坚,他曾任杭州临税官,是苏轼得力助手。
⑵震泽:太湖古称震泽。
⑶接淅:指匆匆忙忙。《孟子·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意谓孔子因急于离开齐国,不及煮饭,带了刚刚淘过的米就走。此苏轼自比。
⑷江南客:江南游子。
⑸挂席:犹挂帆。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挂席拾海月。”
⑸泪沾臆:杜甫《哀江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沾臆,泪水浸湿胸前。
⑹灵均:屈原的字。
【翻译】
我曾梦见与你共同乘舟于太湖,雪白的浪花一望无际。梦醒之后满眼是庐山的倚天之峰。咱俩一生行色匆匆,都是江南的过客。迷离幻象、湖山清景,俱如飞梭过眼,转瞬即逝了。
随着西去的征帆,我心随帆驶,想到在澧阳行吟漂泊过的屈原,那里的香草也因为伟人的逝去而憔悴无华了,你的才华不减梦得,他谪居的武陵在这里的西南远方,又和你所要去的澧阳同是莫傜聚居之地,到了那边便可接续刘梦得的馀风,创作出可与刘禹锡的《竹枝词》媲美的“莫傜新唱”来,与千古名贤后先辉映。
【鉴赏】
此词作于公元一〇九四年(绍圣元年)七月,是作者为酬赠阔别多年后又不期而遇的老友苏坚(伯固)而作。词中以雄健的笔调,营造出纯真爽朗、境界阔大、气度昂扬的词境,抒写了作者的浩逸襟怀。全词气象宏阔,情致高健,堪称苏词中写离别的代表之作。
词的上片写作者与伯固同游庐山的所见所感。起首二句远远宕开一笔,从梦游震泽(即太湖)着笔。“我梦”二字想落天外,神气极旺。千顷白浪翻空摇舞,东坡却棹一叶之扁舟,倘徉于这云水之间,显得那么从容自若。动与静、大与小对强烈而又鲜明,真可谓神来之笔,接下去,笔势一顿,借“觉来”二字转到眼前庐山胜景,只见青山蔚然深秀,千峰峭峙,拔地参天。震泽梦游与庐山清赏,虚实交映,相反相成,给人一种瑰丽多变、目不暇给的感觉。“雪浪摇空”,“青壁倚天”,如此奇丽之景,更是令人神往。
然而正当作者陶醉于这种似梦非梦的自然乐趣之中时,一缕悲凉之感却袭上心头,使他又回到了坎坷的现实中来。“此生长接淅”一句是他宦海浮沉的生动概括。“接淅”,本于《孟子·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说孔子去齐国的途中淘米烧饭,不等把米淘完、沥干,带起就走,言其匆遽狼狈之状。此处用典,写东坡一生屡遭贬黜,充满了艰难挫折,这暂时的游赏,难以愈合他心灵之伤。“与君同是江南客”,上应“接淅”,写彼此之飘蓬,下启“飞梭”,言清欢之短暂。“梦中”三句收束前片,说迷离幻象、湖山清景,俱如飞梭过眼,转瞬即逝了。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词作品《江汉》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 【查看全文】
2 玉人家,画楼珠箔临津。托微风、彩箫流怨,断肠马上曾闻。宴堂开、艳妆丛里,调琴思,认歌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玉人家,画楼珠箔临津。托微风、彩箫流怨,断肠马上曾闻。宴堂开、艳妆丛里,调琴思,认歌颦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绿头鸭玉人家》,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人家,画楼珠箔临津 【查看全文】
3 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小园香径独徘徊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古诗作品《浣溪沙》的第三句,其全文如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 【查看全文】
4 东园垂柳经,西堰落花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东园垂柳经,西堰落花津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作品《仲春郊外》,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园垂柳经,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转山院里,何 【查看全文】
5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彭蠡湖中望庐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眇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黤黕容 【查看全文】
6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作品《和张仆射塞下曲野幕敞琼筵》,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注释】 13、野幕:野外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