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出自宋朝诗人戴复古的作品《夜宿田家》,其古诗全文如下:
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乱蛙声里睡,身从化蝶梦中归。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注释】
⑴簦笠:古代的一种有柄的笠。
⑵崦:山。
【翻译】
只有斗笠跟着我彷徨在歧路上,一个春季了竟还穿着过冬的衣服。细雨中艰难地行走在山坳的黄泥坡道上,天黑了才去敲农家的白木板门。夜里尽管蛙声呱噪,还是入梦化为蝴蝶回到了思念中的故乡。可叹写了那么多家信十寄九不达,天上的大雁不给传书而南北竟自飞。这是一首羁旅诗,描写诗人旅途夜宿农家的情景,抒发了羁旅乡愁之情。
【鉴赏】
“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诗的首联总写漂泊江湖之苦。“簦笠”(雨伞和草鞋)、“征衣”这些意象本身就与羁旅生活有密切关系,积淀了与离情羁思有关的感情内容,因而诗人选取这两种意象,就给了读者以离情羁思的暗示。
一人东西漂泊,只有“簦笠”是随身伴侣,其孤独落寞之情态可以想见。“走路歧”三字既写明所走之路岔道很多,又写明作者是无目的、无方向的漫游。刘安《淮南子·说林训》记载:“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逵路”即歧路。杨子见歧路而不知何去何从,因而伤心痛哭,诗人“走路歧”时的愁苦心态也就不难想见了。“一春”点明时间,说明作者一个春天都是这样不停地奔波。“旧征衣”写明作者现在身上穿的是以前流落江湖所穿的衣服,这说明在“一春”之前也是客居在外,不停奔走。游子的羁旅之愁苦通过时间的延续曲曲绘出。仅此开头两句,就把羁旅之苦写尽,天涯游子四处奔波、百无聊赖的心态亦在不言之中。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颔联人题,具体写日行夜宿的羁旅生活的情状。出句写雨中跋涉,写路途之艰辛。大雨滂沱中在“山崦”上攀登,已不堪其苦,再加上行走于“黄泥坂”上,其困顿艰辛更可想见。对句写夜宿田家,写住宿之简陋。“自板扉”可以想到田家之贫,而住宿其家的游子之苦也就不言而喻了。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查看全文】
2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澄迈驿通潮阁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注 【查看全文】
3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出自宋朝诗人赵师秀的作品《岩居僧开扉在石层》,其古诗全文如下: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 【查看全文】
4 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昨夜诗有回文,韵险还慵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昨夜诗有回文,韵险还慵押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六幺令绿阴春尽》,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一寸 【查看全文】
5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古诗作品《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查看全文】
6 倾国倾城,非花非雾,春风十里独步。胜如西子妖绕,更比太真澹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倾国倾城,非花非雾,春风十里独步。胜如西子妖绕,更比太真澹泞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东风第一枝倾国倾城》,其古诗全文如下: 倾国倾城,非花非雾,春风十里独步。胜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