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20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勤政楼西老柳》,其古诗全文如下: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春。
  【注释】
  ⑴勤政楼:在长安兴庆宫西南,始建于开元八年(720),元和十四年(819)重修。
  ⑵临风:迎风;当风。《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
  ⑶驻马。唐朱庆余《过旧宅》诗:“荣华事歇皆如此,立马踟蹰到日斜。”
  ⑷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年至741年。
  ⑸长庆二年:公元822年。
  【翻译】
  风中一棵枝干半枯的大树,马上一个多情看树的老人。开元年间栽种的一个弱柳,如今已是长庆二年的早春。
  【鉴赏】
  这首五言绝句,纯由对句组成,如同五律的中间两联。全诗以柳写人,借景抒情。首句以“半朽”描画树,次句以“多情”形容人,结尾两句以“开元”和“长庆二年”交代时间跨度。诗人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语短情长,意境苍茫。
  勤政楼西的一株柳树,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注:开元年间为713年-741年)所种,至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已在百龄上下,当时白居易已五十一岁。以垂暮之年对半朽之树,诗人自然会怆然动怀。东晋桓温北征途中,看到他昔日手种的柳树都已经有十围那么粗了,曾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对树伤情,自古以来就是这样。难怪诗人要良久立马,凝望出神了。树“半朽”,人也“半朽”;人“多情”,而树在诗人眼中,也是物情同人情。宋代辛弃疾就曾写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这样情趣盎然的词句。白居易看到这株临风老柳就好像是出于同病相怜,为了牵挽他这位萍水相逢的老人,才摆弄它那多情的长条。
  诗的开始两句,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物我交融、物我合一的妙境。树就是诗人,诗人就是树,既可以说多情之人是半朽的,也可以说半朽之树是多情的。“半朽”和“多情”,归根到底都是诗人的自画像,“树”和“人”都是诗人自指。这两句情景交融,彼此补充,相互渗透。寥寥十字,韵味悠长。
  如果说,前两句用优美的画笔,那么,后两句则是用纯粹的史笔,作为前两句的补笔,不仅补叙了柳树的年龄和诗人自己的岁数,更重要的是,把百年历史变迁、自然变化和人世沧桑隐含在内,这是诗人的大手笔。它像画上的题款出现在画卷的一端那样,使这样一幅充满感情而又具有纪念意义的生活小照,显得格外新颖别致。


相关阅读
1 城上层楼天边路。残照里、平芜绿树。伤远更惜春暮。有人还在高高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城上层楼天边路。残照里、平芜绿树。伤远更惜春暮。有人还在高高处出自宋朝诗人张先的作品《惜双双溪桥寄意》,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上层楼天边路。残照里、平芜绿树。伤远更惜 【查看全文】

2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 【查看全文】

3 绿水暂如许。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绿水暂如许。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惜秋华数日西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瓜果夜深,斜河 【查看全文】

4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长相思美人在时花满堂》,其古诗全文如下: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花馀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 香亦竟不灭, 【查看全文】

5 山风蛊卦_易经蛊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蛊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艮上巽下)蛊(1):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2)。 初六:干父之蛊③,有子考(4)。无咎,厉,终吉。 九二: 【查看全文】

6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出自唐朝诗人秦观的古诗作品《踏莎行郴州旅舍》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