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出自宋朝诗人吕本中的作品《踏莎行·雪似梅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注释】
③阿谁:谁,何人。
④去年:往年。
【翻译】
这雪像梅花一样洁白,那梅花又像雪一般晶莹,无论是像,还是不像,都是一样的绝美。可这绝美的雪与梅,却勾起我的愁思。这愁思,有谁能知道呢?只有南楼上的明月是我的见证。
记得往年,也是这样时节,我却是和你一起踏雪寻梅,那明月照着我们俩,时间流逝,人亦渐老,事也成了旧事,没人再提了!我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却是为了谁?唉,直到现在,我还在悔恨,悔恨当初那样轻易地离开了你。
【赏析】
江淹《恨赋》中名句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李白《渌水曲》:“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蘋。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此诗说的是送行时看到春草如茵,绿水如染,正是此春光反而增加了诗人的惆怅。李诗说的是姑娘在湖上采蘋,秋日明丽、荷花红艳,但此景不使人欢,反叫人愁,这是因为心中本有事,见了这乐景则与她心情抵触不入,反而触景添愁。
词的下片则点明词人心事的由来:“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 。”原来是去年梅花开放时节,曾同情人共赏梅花,南楼之月可作见证,而今与情人离别了,风物依旧,人事已非,词到结句时才点明词人为什么别来频醉频醒,是为了“轻离别 ”的“恨 ”。整首词先设下重重迷障,层层云翳,然后驱雾排云,露出了本意这样使读者从深深的困惑中明白过来,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
“言情之词,必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致。”(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吕本中这首《踏莎行》见雪兴怀,睹梅生情,登楼抒感,对月寄慨,把离别恨委婉道出,有着一种朦胧美。这种朦胧美不同于明快之美,但也不是晦涩。如果一首词让人感到不知所云,百思不解,那就失却了意义。这种词没有朦胧美,而是晦涩。朦胧美如雾中之花,纱后之女,初看不清楚,细辨可见其形态,这种境界给人一种含蓄美。这首词的题旨全靠最后一句“ 到今犹恨轻离别”点出。艺术手法确如画龙,在云彩翻卷之中,东现一鳞,西露一爪,最后见首点睛,因而使画中之龙既显得体态矫健,又透出十分神韵。
相关阅读
1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 【查看全文】
2 即事非今亦非古,长歌激越捎林莽,比屋豪华固难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即事非今亦非古,长歌激越捎林莽,比屋豪华固难数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曲江即事非今亦非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即事非今亦非古,长歌激越捎林莽,比屋豪华固难数。 吾人甘 【查看全文】
3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送友人入蜀》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 【查看全文】
4 浣花溪上见卿卿,脸波明,黛眉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浣花溪上见卿卿,脸波明,黛眉轻出自唐朝诗人张泌的作品《江城子浣花溪上见卿卿》,其古诗全文如下: 浣花溪上见卿卿,脸波明,黛眉轻。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蜒。好是问他来得么 【查看全文】
5 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出自唐朝诗人陈子昂的作品《岘山怀古秣马临荒甸》,其古诗全文如下: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 丘 【查看全文】
6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出自宋朝诗人黄机的作品《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