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23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出自宋朝诗人吕本中的作品《柳州开元寺夏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沉浮。
  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注释】
  1.柳州:今广西柳州市。
  2.潇潇:象声词。
  3.梦回:从梦中醒来。
  4.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翻译】
  风雨萧萧,虽然是夏天,可眼前的景象,多么像是晚秋;乌鸦早已归巢,寺门也已紧闭,我只有僧人相伴,庙里无比清幽。浓重的云雾弥漫了整个世界,见不到秀丽的山岩;溪水上涨,耳边的哗哗声响,是千涧万壑泉水争流。声声钟鸣,惊回了思乡的美梦,我空自惆怅迷惘;亲友的书信一封也没有收到,使我加倍地忧愁。我的长相非常平常,并不是面方如田;因此上,不羡慕班超,飞而食肉,万里封侯。
  【赏析】
  吕本中在宋高宗建炎年间,避地柳州。当时时局不宁,山河破碎,他感叹国家多故,身世飘零,不禁悲从中来,遂借眼前风雨,将满腔心事,倾诉而出。
  诗首联写景,点题“开元寺夏雨”五字。夏天的一场大雨,驱走了暑热,寺中本来清凉,这时更添上了丝丝寒意。于是,诗人听着风声雨声,心潮澎湃,虽是夏季,却产生了无尽的悲秋般的萧瑟之感。诗写的景色,极其清幽,无论是“风雨翛翛”还是“鸦归门”的黄昏景象、僧寺的空旷寂寥,都与自己流落他乡、忧国忧身的心情浑融交合在一起,写得很深沉。“似晚秋”三字是主题,是结合了气候与心情的感受。
  颔联扣紧夏雨,写山中景色:暮云高涨,遮住了秀丽的山峰,耳中是涧壑中哗哗的流水声。这两句,一句通过视觉写,一句通过听觉写。视而不见转而听,承接得很自然。云雾蓊翳,水声喧豗,形象地表现山中下大雨的情况,移不到平地上去。诗从表面上是化用了顾恺之形容会稽山川之美的赞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见《世说新语·言语》),但写得一气流转,浑厚清致。方回说“居仁在江西诗派中最为流动不滞者,故其诗多活”,就是指这样的句子。


相关阅读
1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 【查看全文】

2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出自清朝诗人吴伟业的作品《沁园春观潮》,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似灵妃顾笑, 【查看全文】

3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出自宋朝诗人汪元量的作品《秋日酬王昭仪》,其古诗全文如下: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 【查看全文】

4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出自宋朝诗人李廌的作品《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 【查看全文】

5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出自于诗经作品《行露厌浥行露》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 【查看全文】

6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杜陵绝句》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注释】 杜陵:在今陕西省西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