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绕虚亭步石矼,静中情味世无双”出自宋朝诗人苏舜钦的作品《沧浪静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绕虚亭步石矼,静中情味世无双。
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
二子逢时犹死饿,三闾遭逐便沉江。
我今饱食高眠外,唯恨醇醪不满缸。
【注释】
(1)沧浪: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市。原为五代吴越广陵王钱元璙后人的池馆。苏舜钦以四万钱购得,筑亭其中,取名沧浪。园内假山曲水,多草树花竹,现为苏州园林著名景观之一。
(2)虚亭:山亭,即沧浪亭。
(3)石矼:石桥。
(4)二子:指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和叔齐。初,孤竹君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叔齐让位,伯夷不受,后二人弃位奔周。反对周武王进军伐商。武王灭商后,他们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翻译】
绕过空亭,步上石桥,我独自闲步,觉得这静谧中的情趣举世无双。山林的蝉儿,边叫边飞穿过空疏的门户;野生的青藤曲屈盘绕,伸入破败的小窗。伯夷叔齐恰逢周朝盛世尚且饿死,三闾大夫屈原遭贬放逐自沉汩罗,我如今饱食终日,高枕无忧。唯一的遗憾便是这清澄的美酒太少,不能盛满大缸。
【鉴赏】
公元1044年(庆历四年),苏舜钦被范仲淹推荐入朝为官。其岳父杜衍时与范仲淹共同主持新政。反对新政的旧党欲动摇范、杜的地位,遂构陷弹劾苏舜钦以“鬻(yù)故纸公钱召妓乐”,坐监守自盗之罪,被削籍为民。诗人退居苏州沧浪亭,此诗便为其闲居时所作。
诗的前两联即描写沧浪亭的静谧。首先诗人安排了“静”的背景,营造出“静”的意境:“独绕虚亭步石矼”。“独”“虚”二字表明诗人此时是独自一人在沧浪亭中散步。偌大的园林,四处静谧无声,或许有人会感到冷清孤寂,而诗人却专爱这“静中情味世无双”的空静淡雅的氛围。静谧中的心情和滋味独一无二,颔联就此进一步展开,加以具体详细的描写和说明。
“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前一句以动写静,后一句化静为动,更显出“沧浪亭”的幽静和诗人此刻平和自乐的情绪。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以动写静的名句当属六朝梁代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鸣蝉的鼓噪声,飞鸟的清鸣声,才更反衬出林间山中的静寂、清幽。“静”的意境极难表现,欧阳修在《六一题跋》中论画道:“飞走迟速,意近之物易见,而闲和俨静,趣远之心难形”。意即画面容易表现实物的形状动感,难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而营造出澹泊闲静的意境则是难上加难。诗画同源,二者在艺术表现手去上颇有相通之处。因此,中国古代诗人多采用寂中有音、动中见静的手法,利用能引发人们特殊感受的声响和动态来反衬静境和静意。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得愈觉其深”(《管锥篇》)。这里的“山蝉带响”也正是利用蝉声来突出环境的清幽宁静,韵噪相映,反衬其静,给人以极为真实贴切的感受。此外前人诗中也常运用化静为动的表现手法,六朝宋代谢灵运“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的诗句,不仅将相对静止的白云、绿竹拟人化,同时赋予二者以动感,这种拟人手法和化静为动手法的的运用,更能雄现出平中见奇、似动实静的特色。此诗中“野蔓盘青入”便是将藤蔓这一静物动态化,写出了它在盘旋回绕中偷偷伸进破旧窗子的“动”的过程,这种“动”,更深化了沧浪亭中安静的气氛。胡仔评价苏舜钦说:“真能道幽独闲放之趣”(《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此联可做为典型的一例。
相关阅读
1 一片。丹心白发,露滴研朱,雅陪清宴。班回柳院。蒲团底,小禅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片。丹心白发,露滴研朱,雅陪清宴。班回柳院。蒲团底,小禅观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瑞鹤仙癸卯岁寿方蕙岩寺簿》,其古诗全文如下: 辘轳春又转。记旋草新词,江头凭雁 【查看全文】
2 城头月落尚啼乌。朱舰红船早满湖。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漾双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城头月落尚啼乌。朱舰红船早满湖。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漾双凫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瑞鹧鸪城头月落尚啼乌》,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头月落尚啼乌。朱舰红船早满湖。鼓吹 【查看全文】
3 山泽损卦_易经损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损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兑下良上)损①:有孚,无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 之用二簋②,可用享③。 初九:已事遄往①,无咎。酌损之 【查看全文】
4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②。 【查看全文】
5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出自唐朝诗人马戴的古诗作品《楚江怀古》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 【查看全文】
6 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出自宋朝诗人叶梦得的作品《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