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30

  “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注释】
  ⑴屧粉衣香:这里代指所怀念之情人及与之幽会的地方。屧(xie),本意为鞋子的木底,此处与“衣”字皆以衣物代指情人。
  ⑵“秋月句”:清朱彝尊《转应曲》诗句:“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翻译】
   黄叶和青苔铺满了回去的路,原来我们相约幽会的地方如今在哪里?你离去后音讯杳无,平添了今夜的无限相思之苦。窗外秋雨,一半已经被风吹去。
  【鉴赏】
  这首词写的是相思之情,词人踏在铺满落叶的归路上,想到曾经与所思一道偕行,散步在这条充满回忆的道路上,然而如今却只有无尽的怀念,胸中充满惆怅。暮雨潇潇,秋风乍起,“秋风秋雨愁煞人”,吹得去这般情思,这首词写得细致清新,委婉自然。委婉自然外,还有另一特点,纳兰的词最常用到的字是“愁”,最常表现的情感也是“愁”,这首词的写法,是要写愁而不直接写愁,而通过其他意象的状态来体现这种情感。
  这首词化用了前人的许多意象以及名句,使这首词给人一种熟悉而又清新的感觉。如“木叶”这一经典意象最早出于屈原的《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意象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予人以秋的孤寂悲凉,十分适合抒发悲秋的情绪。“晓风残月何处”则显然化用了柳屯田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一半西风吹去”又和辛弃疾的《满江红》中“被西风吹去,了无痕迹”同。
  这首词和纳兰的其他词比起来,风格相同,仍然是婉约细致。这首词几乎每句都有不同版本,如“木叶纷纷归路”一作“黄叶青苔归路”,“晓风残月何处”一作“展粉衣香何处”,“消息半浮沉”又作“消息竟沉沉”。且不谈哪一句是纳兰的原句,这考据,现下还难以确定出结果来,但这恰好给读者增加艺术对比的空间。比较各个版本,就“木叶纷纷归路”一作.“黄叶青苔归路”两句来看,“黄叶”和“木叶”二意象在古典诗词中都是常见的,然就两句整体来看“木叶纷纷”与“黄叶青苔”,在感知秋的氛围上看,显然前者更为强烈一些,后者增加了一个意象“青苔”,反而导致悲秋情氛的减弱。“晓风残月何处”与“展粉衣香何处”则可谓各有千秋,前者化用了柳永的词句,在营造意境上比后者更有亲和力,词中也有悲哀的情感迹象;“展粉衣香何处”则可以在对比下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也能增强词的情感程度。


相关阅读
1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三江小渡》,其古诗全文如下: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释】 ①三 【查看全文】

2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花下醉》,其古诗全文如下: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注释】 ⑴流霞 【查看全文】

3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出自唐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桑茶坑道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翻译】 雨 【查看全文】

4 应须救赵策,未肯弃侯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应须救赵策,未肯弃侯嬴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升州王使君忠臣》,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 贤人当重寄,天子借高名。 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 应须救 【查看全文】

5 行客。西园有分,断柳凄花,似曾相识。西风破屐。林下路,水边石。念寒蛩残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行客。西园有分,断柳凄花,似曾相识。西风破屐。林下路,水边石。念寒蛩残梦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瑞鹤仙泪荷抛碎璧》,其古诗全文如下: 泪荷抛碎璧。正漏云筛雨,斜捎 【查看全文】

6 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常林欢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 秾桑绕舍麦如尾,幽轧鸣机双燕巢。 马声特特荆门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