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倦舞却闻鸡,暗觉青绫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31

  “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倦舞却闻鸡,暗觉青绫湿”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生查子·短焰剔残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倦舞却闻鸡,暗觉青绫湿。
  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
  【注释】
  ①生查子: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
  ②短焰:指蜡烛的火焰已短。
  ③剔残花:把残存的灯花剪去,使烛光明亮。
  ④边声:边地特有的声音,如马嘶、风吼、戍角声、战鼓声等等。
  ⑤“倦舞”句:意谓在倦于起舞的时候却偏偏听到鸡鸣声。此处反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
  ⑥青绫:青色的丝织品,此指青绫被。
  ⑦冥蒙:幽暗不明。江淹《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青林结冥蒙,丹嵘被葱蒨。”
  ⑧浣花溪:在成都市西郊,为锦江支流,杜甫曾于溪旁筑草堂而居。此借指自己的家。
  【翻译】
  夜深了,还未入睡,我剔去灯花,周围明亮了些许。然而,这孤凄的氛围却没有变得暖热稍许。这离乡千里的边地深夜何其漫长,无声无息。不愿如祖逖那般闻鸡起舞,鸡鸣却依旧声声催人。默默已觉青绫上尽是泪痕。
  天的尽头,似乎天水相接,晨雾朦胧。西南天边的一角渐渐露出鱼肚白色。想要回到千里之外的家中,再次泛舟在浣花溪上。然而乡梦幽远,只任东风吹去远。
  【鉴赏】
  这首词描写了塞外的清冷景象以及词人在半梦半醒之际的倦怠感受。词人纯从个人角度出发,通篇吟咏其个人情感,并不多加掩饰的将情感真实地凸显出来,体现了纳兰性德词作的完整风格。
  上阙以夜为背景。夜深无寐,边声静寂时,挑灯孤守。“倦舞却闻鸡”反用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这个典故出自《晋书·祖逖传》,纳兰性德反用“闻鸡起舞”的典故,说“倦舞却闻鸡”,表达出了词人真实而又矛盾的情感。好不容易有些许睡意,却又天亮,在夜与非夜的短暂缝隙里,征人偷空梦里回家,醒时泪湿青帕,乡思可谓缠绵凄切。
  下阙的景色描写衬托出了睡意朦胧中在梦的边缘游荡的情形,其写景状物直至抒情,都显得丰富饱满。笔划到处,包揽无遗,沉郁而不见凝涩,全词“梦远轻无力”比喻精当,将无形的梦化作有形的时空距离来衡量,足见征人独守边地的凄苦恋家。作者胸中的离愁与款曲在迷离恍惚的氛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这一首词写词人在边地夜深独处,面对残灯短焰,欲睡还醒的朦胧情态。“倦舞”句用典出新出奇,深藏了诗人的隐怨。上阕不言愁而愁苦自见,下阕以浪漫之笔法出之,从梦中思念家乡来下笔不免落于常套,但却是以梦中去浣花溪寻觅诗圣的遗迹,真是诗人之想,诗人之语。


相关阅读
1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神释大钧无私力》,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 【查看全文】

2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出自古诗作品《古诗十九首》的《青青河畔草》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 【查看全文】

3 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还记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还记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其古诗全文如下: 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还记得, 【查看全文】

4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减字木兰花烛花摇影》,其古诗全文如下: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 【查看全文】

5 火地晋卦_易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晋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坤下离上)晋①:康侯用锡马蕃庶②,昼日三接③。 初六:晋如摧如④,贞吉。罔孚裕⑤,无咎。 六二:晋如愁如(6), 【查看全文】

6 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出自宋朝诗人李好古的作品《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