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出自宋朝诗人李好古的作品《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注释】
①平沙:这里指岸边平坦的沙地。梁何逊《慈姥矶》诗:“远岸平沙合。”浅草:短草。
②茫茫:遥远貌。几:几度。
③骨如霜:色自如霜的遗骨。
④底事:何事。谩:徒然。
⑤伏:制服。中行:指汉文帝的宦官中行说,后投降匈奴,力劝单于侵犯长安。此指南宋的投降派。
【翻译】
岸边的沙地、短草与天相接。前路茫茫,几度兴亡?波涛冲刷着岸边白色如霜的遗骨,仿佛述说着往日的沧桑。千古来,英雄的成就在那里,徒感慨、空悲凉。英雄少年要杀敌立功、扫荡沙场。要学祖逖中流击楫,立誓报国,想陈述胸中治国计策,无奈皇宫遥远,无法到达。船过维扬,只有满怀惆怅,遥遥远望。
【赏析】
李好古过维扬时写的这首《江城子》,此外,词人把自己不能“馘名王,扫沙场”(馘,杀敌后割取左耳以计功)的原因,归结为“欲上治安双阙远”(治安,贾谊曾作《治安策》评议的时政。双阙,指代朝廷),等于说兴亡的关键、维扬屡遭破坏的根子,都因为统治者不纳忠言。这种尖锐态度和批判精神,在同代词人中也是少见的。
这首词在写法上注意了两个结合。一个是写景与抒情结合。词中写景的地方只有四句:“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即仅仅是沙、草、天、路。这些单调的景物,为读者展现了维扬劫后的荒凉。再说,作者又逐次为它们加上“平”“浅”“长”“茫茫”等修饰语,从而共同组成一幅辽远、凄迷的图画,正好象征着作者惆怅的心情。“昨夜波声”一句表面写波涛,背后却有一个在扬州的某一间屋子里听着波声久久不能入睡,想起无限往事的人儿。把这一句同“洗岸骨如霜”放在一起,夏承焘说:“ 两句写夜间听到波声拍岸,使人激奋而气节凛然。”(《唐宋词选注》)则景中之情就更为显著了。
相关阅读
1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送韩十四江东觐省》,其古诗全文如下: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 【查看全文】
2 置酒高馆夕,边城月苍苍。军中宰肥牛,堂上罗羽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置酒高馆夕,边城月苍苍。军中宰肥牛,堂上罗羽觞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其古诗全文如下: 热海亘铁门,火山赫金方。白草磨天涯,湖 【查看全文】
3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作品《台城》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 【查看全文】
4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出自唐朝诗人张籍的作品《猛虎行南山北山树冥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 【查看全文】
5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出自唐朝诗人李约的古诗作品《观祈雨》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注释 【查看全文】
6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出自元代诗人:吴文英的古诗作品《唐多令惜别》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