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02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出自唐朝诗人李约的古诗作品《观祈雨》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注释】
  1、朱门:富豪权贵之家。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后用“朱门”代称富贵之家。杜甫有“朱门酒肉臭”之句
  2、春阴:春天阴雨
  3、咽(yè):凝塞,使乐器发声不响
  【翻译】
  旱情严重,桑树枝不生叶,土地干燥,腾起的尘土好像烟雾,人们吹奏着乐器到龙王庙前面求降雨。但是,富贵人家却整天听歌看舞,还怕春天的阴雨使管弦乐器受潮而发不出悦耳的声音。
  【鉴赏】
  此诗写观看祈雨的感慨。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水浒》中“赤日炎炎似火烧”那首著名的民歌与此诗在主题、手法上都十分接近,但二者也有所不同。民歌的语言明快泼辣,对比的方式较为直截了当;而此诗语言含蓄曲折,对比的手法比较委婉。
  首句先写旱情,这是祈雨的原因。《水浒》民歌写的是夏旱,所以是“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此诗则紧紧抓住春旱特点。“桑条无叶”是写春旱毁了养蚕业,“土生烟”则写出春旱对农业的严重影响。因为庄稼枯死,便只能见“土”;树上无叶,只能见“条”。所以,这描写旱象的首句可谓形象、真切。“水庙”即龙王庙,是古时祈雨的场所。白居易就曾描写过求龙神降福的场面:“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黑潭龙》)所谓“赛”,即迎龙娱神的仪式,此诗第二句所写“箫管迎龙”正是这种赛神场面。在箫管鸣奏声中,人们表演各种娱神的节目,看去煞是热闹。但是,祈雨群众只是强颜欢笑,内心是焦急的。这里虽不明说“农夫心内如汤煮”,而意思已全有了。相对于民歌的明快,此诗表现出含蓄的特色。
  诗的后两句忽然撇开,写另一种场面,似乎离题,然而与题目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果说前两句是正写“观祈雨”的题面,则后两句可以说是观祈雨的感想。前后两种场面,形成一组对照。水庙前是无数小百姓,箫管追随,恭迎龙神;而少数“几处”豪家,同时也在品味管弦,欣赏歌舞。一方是惟恐不雨;一方却“犹恐春阴”。惟恐不雨者,是因生死攸关的生计问题;“犹恐春阴”者,则仅仅是怕丝竹受潮,声音哑咽而已。这样,一方是深重的殷忧与不幸,另一方却是荒嬉与闲愁。这样的对比,潜台词可以说是:世道竟然如此不平啊。这一点作者虽已说明却未说尽,仍给读者以广阔联想的空间。此诗对比手法不像“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那样一目了然。因而它的讽刺更为曲折委婉,也更耐人寻味。


相关阅读
1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 【查看全文】

2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喜迁莺花不尽》,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 【查看全文】

3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 【查看全文】

4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出自明朝诗人刘基的作品《题太公钓渭图咏》,其古诗全文如下: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 浮云看富贵,流水淡须眉。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轩裳如固 【查看全文】

5 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其古诗全文如下: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查看全文】

6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出自宋朝诗人朱敦儒的作品《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其古诗全文如下: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把住都无憎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