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题扬州禅智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释】
白鸟:指通常为白色羽毛的鸟,如鹤、鹭一类的鸟。故:故意。迟留:徘徊不愿离去。
暮霭:黄昏的云气。
竹西路:指禅智寺前官河北岸的道路。竹西,在扬州甘泉之北。后人在此筑亭,名日竹西亭,或称歌吹亭。
歌吹是扬州:典出鲍照《芜城赋》:“车挂轊,人驾肩。廛昶说兀璐捣刑臁?rdquo;芜城即扬,由此化出“歌吹是扬州”。歌吹,歌声和音乐声;吹,指吹奏乐器。
【翻译】
雨过后一只蝉在聒噪,松桂飘萧气候已交秋。青苔长满台阶,白鸟故意迟留。暮霭已生深树,斜阳渐下小楼。谁知这条寂静的竹西路,通向那歌吹繁华的扬州。
【鉴赏】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至此,诗人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禅智寺的幽静,似乎文章已经做完。然而,忽又别开生面,把热闹的扬州拉出来作陪衬:“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禅智寺在扬州的东北,静坐寺中,秋风传来远处扬州的歌吹之声,诗人感慨系之: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伤感油然而生,不可遏止,写景中暗含着诗人身世感受、凄凉情怀。
这首诗写扬州禅智寺的静,开头用静中一动衬托,结尾用动中一静突出,一开篇,一煞尾,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艺术构思十分巧妙。
相关阅读
1 鹊之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鹊之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出自于诗经作品《鹑之奔奔》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鹑之奔奔,鹊之彊彊。人之无良,我以为兄! 鹊之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查看全文】
2 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拟古苍苍谷中树》,其古诗全文如下: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 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 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 稷下多 【查看全文】
3 簇簌金梭万缕红,鸳鸯艳锦初成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簇簌金梭万缕红,鸳鸯艳锦初成匹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织锦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丁东细漏侵琼瑟,影转高梧月初出。 簇簌金梭万缕红,鸳鸯艳锦初成匹。 锦中百结皆同心, 【查看全文】
4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西河金陵怀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 【查看全文】
5 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戚氏晚秋天》,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秋天,一霎微 【查看全文】
6 事去千年恨犹速,愁来一日即为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事去千年恨犹速,愁来一日即为长出自唐朝诗人李益的作品《同崔邠登鹳雀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