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46

  “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鹧鸪天·东阳道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啸啸,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注释】
  7、历历:形容物体或景象一个个清晰分明。《文选·古诗十九首》:“至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8、萧萧:马长声鸣叫。《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唐·杜甫《兵车行》诗:“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9、愁边:苦苦思索。
  10、剩有:尽有。
  11、碧玉梢:指马鞭用碧玉宝石饰成,比喻马鞭的华贵。
  【翻译】
  香笼里燃烧的水沉香的气息越来越淡薄了。举目远望,征尘扑面,去路迢迢。周围是数不清的层层山峦,全被碧绿的树木和野草覆盖着,路旁山野中长满了各种各样不知名的花儿,一朵朵的格外娇艳动人。
  行进在道路上的一行人历历在目,骏马萧萧嘶鸣,威武雄壮的仪仗队已经过了前面的小红桥。满怀的离愁别恨,此时此刻都化做相思的诗句,于青山绿水之间,一边吟诗,一边催马加鞭地向东阳进发,差点儿没把马鞭的碧玉梢头摇断。
  【鉴赏】
  上阕描写自然景色,下阕描写生活画面。它的笔调越发悠扬,画面更加生动形象。“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三句,描写词人一行,催马加鞭,向东阳行进的画面。“人历历,马萧萧”两句,由于使用了两对叠字,因而大大加强了词作的生动和韵味。“人历历”写行进在道路上的一行人,历历在目。“马萧萧”,写骏马嘶叫之声。“旌旗又过小红桥”一句,是描写动景。词人一行打着旗号,一路浩浩荡荡,颇为引人注目。最后两句抒情,表现出词人由于极为兴奋和喜悦,便一边吟诗,一边催马加鞭地向东阳进发。青山绿水之间,一路吟声鞭声,那情韵真令人神往。由此可想而知。词人此行,一定是很高兴的,否则,他怎么会如此呢?
  这里用“愁边”二字,与词人另一首《丑奴儿》里“都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放在愁边”中的“愁边”二字不同。“愁边剩有相思句”,是说词人搜肠刮肚,构思吟诵的词句。很明显,这里所谓的“愁边”,并无愁苦之意,而是思索的意思。 “相思”,一般指对所钟爱的人的思念,这里是表示在构思美好的词句。“摇断吟鞭碧玉梢”,写得更是有声有色,把词人扬鞭吟哦、疾速前进的得意神情,逼真地再现出来。“碧玉梢”指马鞭用碧玉宝石饰成,比喻马鞭的华贵,以增添字面的美感。  
  从整体上看,这首词的画面优美,意境广阔,自然景色与生活画面紧密结合,静景与动景浑然一体,令人赏心悦目,玩味不已。


相关阅读
1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 【查看全文】

2 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千年调卮酒向人时》,其古诗全文如下: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滑稽坐上 【查看全文】

3 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天边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 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 洪涛滔天风拔木,前 【查看全文】

4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其古诗全文如下: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查看全文】

5 涌金门外小瀛州,寒食更风流。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涌金门外小瀛州,寒食更风流。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出自宋朝诗人仲殊的作品《诉衷情寒食》,其古诗全文如下: 涌金门外小瀛州,寒食更风流。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 晴 【查看全文】

6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出自唐朝诗人曹伯启的作品《子规》,其古诗全文如下: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