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48

  “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出自清朝诗人钱继章的作品《鹧鸪天·酬孝峙》,其古诗全文如下: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注释】
  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
  ②发短:这里诗人剃短发,他有意与清廷明令留长发、结辫子的规定公然对抗。怪于僧:清初年许多士人遁入佛门,不与统治者合作。此句意思是说自己的模样怪得连和尚都不如,作者通过对自己的这种描写发泄心中极度的愤怒。
  ③终南:终南山,在今西安市南。
  【翻译】
  此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俨然正怒目睁睁地睥睨环宇;一副面带“病”容又颧骨凸起的奇特形状,比那光头垂眉、闭目参禅的和尚还怪模怪样。而他的心态却仿佛终南山石罅里一根蔓延的青藤,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他时或轻拄手杖闲适地慢步远瞻,时或戏把鱼网以临水捕鱼而消遣光阴。请他出任官职,他以自己无能为由辞谢了。阵阵炎热的东南风呵,未能驱除池亭的溽暑;而他新作的词曲竟字字如冰,一派冷气。
  【鉴赏】
  上片起句以“发短”而起,不但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而且暗示了词人不屈的性格。据历史记载,满清贵族入主中原后,立即颁布了强制汉人梳长辫的政令,在清初顺治二年(1645)六月,江南民众还曾因满清的“剃发令”而奋起浴血抗战。词人以“发短”来暗示了对满清强制汉人梳长辫的不满。同时,词人以“髯长”反衬了“发短”,并借此描绘了汉族男子传统的壮美风度和潇洒气概。特别是“眉有棱”,表面是在写眉毛,其实词人通过棱棱眉毛暗示眼睛炯炯眼神。这正如鲁迅所说,刻画人物,最好是画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以借此透视词人的内心的明亮。到此,一位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怒目睁睁的形象跃然纸上。在明朝灭亡之后,不少怀故国之思的遗民墨客纷纷遁入僧门。然而,这些抱亡国之恨的“僧人”不同于那四大皆空的僧人。
  所以,词人写道:“病容突兀怪于僧。”这是描写自己的容颜衰弱。其实,词人虽说 “怪于僧”,实际上暗示了自己难以诉说的复杂情感。接着写到:“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寻常”即经常,或者平时。如,唐代诗人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写道:“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这里,词人说,自己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自己也好似终南山石缝中生长出来的一根蔓延的青藤,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其中,词人用“终南山”一词,让我们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其实,这里暗含了“隐居”之意。上片结尾,词人通过“石里藤”一任“霜侵雨打”而表现出“寻常事”,暗示了内心的坚强。前两句是词人面容表象的大特写镜头,充分显示其怪异;“霜侵”两句则是词人心态意象的比拟式描摹,着力传达其坚强。艺术上由表入里,由近致远,由风貌到气质,从而丝丝入扣地熔铸出词人的立体塑像。


相关阅读
1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临江仙风水洞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 【查看全文】

2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敌,索虏岂能吞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敌,索虏岂能吞噬出自宋朝诗人李纲的作品《喜迁莺晋师胜淝上》,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 【查看全文】

3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出自宋朝诗人曹组的作品《卜算子松竹翠萝寒》,其古诗全文如下: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查看全文】

4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仗无时夜扣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仗无时夜扣门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古诗词作品《游山西村》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 【查看全文】

5 功名事,云霄隔。英雄伴,东南拆。对鸡豚社酒,依然乡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功名事,云霄隔。英雄伴,东南拆。对鸡豚社酒,依然乡国出自宋朝诗人杨炎正的作品《满江红典尽春衣》,其古诗全文如下: 典尽春衣,也应是、京华倦客。都不记、麹尘香雾,西湖 【查看全文】

6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行香子秋与》,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