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出自宋朝诗人王寂的作品《鹧鸪天·秋后亭皋木叶稀》,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释】
1、亭皋:水边的平地。亭,平。皋,水旁地。
2、稀:稀疏。
3、关塞:边疆防守之地。
4、雁:大雁,一种候鸟。
【翻译】
秋天到后水边平地木叶稀落,关塞的大雁在霜前向南迁徙。早上云雾消散后群山清新挺拔,宿雨来时水面徒然加宽变肥。我已经老了,很久以前就忘却了机巧功利之心,即使与沙鸥面对面也不会惊飞它。柳溪父老想必一直在同情我多年来颠沛流离、以至很久都没有享受到垂钓溪南的怡然自得之乐的生活。
【鉴赏】
王寂生于金,长于金,二十余岁就进士及第,仕途上也较顺利。然而,金代局势始终动荡不安,这在每一位文人心中抹上浓重的阴影,隐逸就成了许多文人重复歌唱的主题,即使挫折较少的主寂也是如此。他晚年“自为寿”时曾云:“好赋归欤,收拾个、经卷药炉活计。”(《洞仙歌》)这首词更是集中地抒写了他归隐山水、忘却尘世的心愿。
词的开头,点出季节“秋后”,接着选写了两个带有秋天特征的景象:“亭皋木叶稀”和“关塞雁南归”。“晓云”二句,用拟人化手法,描绘晓云散尽、宿雨来时山间之朝暮变化。一“瘦”字写出了山腰的线条,清晰又柔和;一“肥”字点出了秋雨后水面宽阔的情景。云去山瘦了,雨来水肥了,极有趣味。以上四句道出了自然界奇妙无穷的变化,用笔洗练,秤色俱佳。秋天,对于文人来说,本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季节,借秋景写凄冷之情是词人们的惯技,而这里则不然。词虽写秋风扫叶、大雁南飞,但不动声色、不露凄寒之感,在写法上似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词人直接呈现秋后物态,差不多看不到词人把景物作为自己情绪的烘托,但词人闲适、宁静的心情,以及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却可感人。其含意与王维《山居秋暝》“随意香芳歇,王孙自可留”相近。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词作品《蜀先主庙》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 【查看全文】
2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陶渊明的古诗作品《杂诗人生无根蒂》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 【查看全文】
3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出自清朝诗人曹雪芹的作品《葬花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 【查看全文】
4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古诗作品《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 【查看全文】
5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出自唐朝诗人刘商的作品《赠头陀师》,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注释】 ⑴登登 【查看全文】
6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鳲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出自于诗经作品《鳲鸠》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