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注释】
8、醉翁词:指欧阳修在颖州做太守时,所写的歌咏颖州西湖的一些词。
9、四十三年:欧阳修皇祐元年(1049)知颍州时作《木兰花令》词,到苏东坡次韵作此篇时正好四十三年。
10、电抹:如一抹闪电,形容时光流逝之快.吴潜《满江红》:“便使积官居鼎鼐,假饶累官堆金玉,似浮埃,抹电转头空,休迷局。”
11、三五:十五日。李益《溪中月下寄扬子尉封亮》:“团团山中月,三五离夕同。”
12、盈盈:美好的样子。
13、二八:十六日。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翻译】
秋霜降后,长淮失去了往日壮阔的气势。只听见颍水潺潺,像是在代我哭泣伤逝。河上传来歌声悠扬,佳人还唱着醉翁的曲词。四十三年匆匆流去,如同飞电一闪即驰。
生命像草上秋露晶莹圆润,遗落消失却不过一瞬。十五的月轮多么皓洁完满,第二天就会渐渐缺损。和我一样同醉翁相识,如今还剩有几人?唯有西湖波底的明月,曾经把所有的人照临。
【鉴赏】
下阕体例与上阕基本一致,均为由景及情,前面两句写颍河的晚景。“草头秋露流珠滑”,深秋的晚上,已经开始降下露水,露珠晶莹剔透且圆润光滑,但却不能长存。“三五盈盈还二八”点明月亮阴晴圆缺的状态。南朝鲍照有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南朝萧统《文选》为其作注释日:“二八,十六日也。”在这首《木兰花令》里,词人以露珠的流逝与月亮的圆缺慨叹时光飞逝、人生无常,也是对前文“四十三年如电抹”的诠释。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作者全词结尾处将主旨进一步明朗化。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能记得醉翁的人还剩下几个。恐怕只有作者与这倒影在西湖水底的明月。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写西湖月能“识翁”,含蓄写出欧阳修在颍州时常常夜游西湖,用西湖见证醉翁在颍州的所有功绩。
苏轼少年求学京城,得到欧阳修的赏识与提携。后来两人又政见相同,诗文相和,成为忘年之交。在苏轼的人生中,欧阳修对其行文、为政、处事,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正因如此,作者的慨叹与思念才显得情意绵绵、动人肺腑。而此词更出彩的一点,在于词人将内心的真情揉碎于水光月色之中,缠绵悱恻,娓娓道来,氤氲进人的内心深处。
相关阅读
1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查看全文】
2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出自宋朝诗人张炎的作品《朝中措清明时节雨声哗》,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 【查看全文】
3 自唱新词送岁华。鬓丝添得老生涯。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自唱新词送岁华。鬓丝添得老生涯。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思佳客癸卯除夜》,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唱新词送岁华。鬓丝添得老生涯。十年旧梦 【查看全文】
4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春雨》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 【查看全文】
5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出自于诗经作品《丰子之丰兮》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衣,裳锦 【查看全文】
6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出自宋朝诗人释志南的古诗作品《绝句》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