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6:20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出自唐朝诗人张籍的作品《夜到渔家》,其古诗全文如下: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注释】
  ①柴扉:柴门。
  ②竹深:竹林幽深。
  ②寻沙岸:是说有人在寻找沙岸泊船。
  ④动草衣:草衣,即蓑衣。春风吹动着他身上的蓑衣。
  【鉴赏】
  春天的一个傍晚,诗人行旅至江边,映入眼底的景色,萧索而落寞。诗人一开头就展示渔家住所的典型特征:茅舍简陋,靠近僻远江口,便于出江捕鱼。时值潮涨,江潮浸湿了柴门。诗人在柴门外窥望,发现屋里阒无一人。诗人为何在门外徘徊张望呢?原来他要在这户渔民家里投宿,而屋主人却还未回家。“行客欲投宿”,暗示时已临晚,而“主人犹未归”,则透露出主人在江上打渔时间之长,其劳动之辛苦不言而喻。
  此时此刻,诗人只好在屋外踯躅,等待,观看四周环境:竹丛暗绿而幽深,乡间小路蜿蜓伸展,前村还在远处;月亮出来了,诗人焦急地眺望江面,江上渔船愈来愈稀少。用一个“远”字,隐隐写出诗人急于在此求宿的心境。“月出”表示已到了夜里。“钓船稀”则和“主人犹未归”句,前后呼应,相互补充。面对这冷落凄清的境界,诗人渴望主人归来的心情更加迫切。他不停眺望江口,远远看见一叶扁舟向岸边行来,渔人正寻沙岸泊船,他身上的蓑衣在春风中飘动。好像是期待已久的渔人回来了,诗人喜悦的心情陡然而生。结尾一句,形象生动,调子轻快,神采飞扬,极富神韵,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凝聚了诗人对渔民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语言浅切流畅,活泼圆转。“春风动草衣”句写得尤为传神。正如清人田雯评价张籍诗歌特色时所指出的那样:“名言妙句,侧见横生,浅淡精洁之至。”


相关阅读
1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其古诗全文如下: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 【查看全文】

2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题岳阳楼》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查看全文】

3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其古诗全文如下: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 【查看全文】

4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出自唐朝诗人王驾的古诗词作品《社日》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释 【查看全文】

5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 【查看全文】

6 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其古诗全文如下: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