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6:21

  “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
  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露繁。
  丽影别寒水,秾芳委前轩。
  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
  【注释】
  ⑷委:放置,指栽培。轩:有窗的长廓或小室。
  ⑸芰荷:荷花。
  ⑹高原:高地。
  【翻译】
  姿容艳美,既不自藏;岂容独处,无人欣赏。亭亭玉立,潇水西畔;秋季来临,风紧霜繁。艳丽倩影,告别寒江;移植廊前,散发芳香。它与荷花,混杂实难;与之不同,故生高岸。
  【鉴赏】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就是采用拟人化手法,把自己的心态物化成木芙蓉,木芙蓉自然成了他感情的载体、心灵的镜子和与读者沟通的渠道。诗中的木芙蓉具有鲜明的诗人的色彩:她孤寂、独自长在湘水西岸,任秋风疾吹,繁霜严打,无人爱怜顾惜;她完美,“盈盈”,是婀娜多姿的体形,“丽影”是艳丽动人的身姿,“浓香”是沁人的芳香,可谓集众美于一身;她自信,“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这种自信来自于“有美”。
  这种美与其说是木芙蓉的姿态、丽影和浓芳,不如说是诗人的才华、理想。因此,即使在孤独、冷落,被人诋毁、抛弃的处境里,他也没有沮丧、消沉和自暴自弃。他坚信自己总会有被人赏识的时候;他很有原则,处于世上,就只能像木芙蓉一样,扎根高高的陆地,绝不与浮于水上的摇摆不定的芰荷同处。诗人对木芙蓉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倾注了强烈的感情。这样做的用意很明显,高文先生道明了诗人的用意:“此诗写木芙蓉美丽而孤独,深受风霜欺凌,诗人同情它的遭遇而移栽于住所轩前。乃以木芙蓉自比,怜花亦即自怜”。诗人爱花,护花,实为自爱自慰。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文人抚平内心创伤,驱走孤独幽愁的常见方式。


相关阅读
1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出自于诗经作品《东方未明》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查看全文】

2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长恨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 【查看全文】

3 怎忘得、回廊下,携手处、花明月满。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怎忘得、回廊下,携手处、花明月满。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出自宋朝诗人吕谓老的作品《薄幸青楼春晚》,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楼春晚。昼寂寂、梳匀又懒。乍听得 【查看全文】

4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轻肥意气骄满路》,其古诗全文如下: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 【查看全文】

5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梅轻盈照溪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 若在秦楼畔 【查看全文】

6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