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6:23

  “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闻黄鹂》,其古诗全文如下: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
  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
  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清波。
  王畿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
  此时晴烟最深处,舍南巷北遥相语。
  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邪看细柳翥。
  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
  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
  【注释】
  ⑹晴烟:指炊烟,有人家居住的地方。
  ⑺昆明:昆明池,在长安西南。据《汉书·武帝纪》,武帝为习水战,于长安西南凿昆明池,周围四十里。细柳:地名,即细柳聚,又称柳市,在昆明池之南。汉文帝时,周亚夫曾屯兵于此,以备匈奴。翥(zhǔ驻):飞举。宋之问《度大庾岭》诗:“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⑻伧(cáng仓):韩醇注:“楚人别种。”不思还:不想还乡。
  ⑼乡禽:指在家乡常能见到的子规、黄鹂。生心:产生思念之心。桑梓:家乡。《诗经·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朱《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后以桑梓为家乡的代称。
  ⑽闭声:停止鸣叫。回翅:张开翅膀往回飞。务速:一定要快。西林:柳宗元在长安城西有祖遗田产,有果树数百株,西林指此。椹(shèn臻):同“葚”,桑树结的果实,成熟后色紫,故日紫椹。行:即将。
  【翻译】
  听厌了杜鹃朝朝暮暮的啼叫,不料忽然间传来了黄鹂的鸣唱。熟悉的叫声打断了我在湘江边上的睡梦,满眼显现出故乡生机盎然的景象。那里放眼千里看不到高山大河,与长天相连翻滚着青青麦浪。京都地区优待农民少征赋役,乡邻们在农忙过后、酒酿成熟频繁来往。在那炊烟袅袅巷道深深的村舍里,村南巷北的人们远远地打着招呼互话短长。黄鹂翻飞在阳光下高高地横过昆明池,又迎着风斜看着细柳展翅飞翔。我如今跌落在家乡的千山万水之外,就像楚地客家人那样不再返家回乡。你这故乡的鸟儿为什么要来到这里,使我心里不禁思念起遥远的家乡。停止鸣叫调转翅膀快快往回飞吧,你爱吃的西林紫桑就要飘出成熟的果香。
  【鉴赏】
  诗句着力刻画故乡风物,字里行间既蕴涵着往日“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斜看细柳翥”的惬意和欢愉,又弥漫着“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的悲苦和忧伤。结尾以拟人的手法,借问黄鹂“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心生忆桑梓”,嘱咐黄鹂速归,将作者戚苦、郁闷、无助、不平而又不甘放弃的情绪宣泄得淋漓尽致。
  此诗创作于诗人离开永州的前一年。作品显示,作者对现实既失意迷惘,同时对复出抱有强烈的追求和幻想,一颗赤子之心始终在逆境中顽强地跳动。所以语言未失活泼,风格依然俊朗,在意境上有喜有悲,大起大落。全诗以黄鹂一脉贯通,寓意高远,气韵流畅,开合自如,大气泱泱,读后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扼腕生情,回味无穷。


相关阅读
1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琵琶仙双桨来时》,其古诗全文如下: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 【查看全文】

2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 【查看全文】

3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作品《感遇其一》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颠,得无金丸惧。 【查看全文】

4 应是瑶台伴侣,只多了、毡裘夫妇。严寒觱篥,几行乡泪,应声如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应是瑶台伴侣,只多了、毡裘夫妇。严寒觱篥,几行乡泪,应声如雨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水龙吟题文姬图》,其古诗全文如下: 须知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柯亭响绝, 【查看全文】

5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出自于诗经作品《黍苗》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 【查看全文】

6 白露湿萤火,清霜凌兔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露湿萤火,清霜凌兔丝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代秋情》,其古诗全文如下: 几日相别离,门前生穞葵。 寒蝉聒梧桐,日夕长鸣悲。 白露湿萤火,清霜凌兔丝。 空掩紫罗袂,长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