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巷唯秋草,高僧独扣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6:24

  “穷巷唯秋草,高僧独扣门”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赠别君素上人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穷巷唯秋草,高僧独扣门。
  相欢如旧识,问法到无言。
  水为风浪生,珠非尘可昏。
  悟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
  【注释】
  1、唯:只有。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唯北狄野心。”
  2、为:因为。
  3、水为风浪生,珠非尘可昏:由于风吹,水面才荡起波澜,珍珠蒙上灰尘,其原有的光泽并不会失去。
  【鉴赏】
  江淹《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已是使人难以为怀,更何况是乍见旋别。大历诗人善于描写类似的主题,如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更传。”写得确是悲喜交集。
  但该诗却并不以别为念,因为在禅家看来,自性是超越时空的,既无人我之分,也就没有了聚散之异。只要能够悟道,则心灵就是永远相通的。这正是禅家所本有的潇洒风流。黄彻《巩溪诗话》卷七评论说:“梦得《送僧君素》云:‘去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东坡云:‘古今正自同,岁月何必书。’此等语皆通彻无碍,释氏所谓具眼也。”体认是很准确的(孟郊《送玄亮师》说:“兰泉涤我襟,杉月栖我心。茗啜绿净花,经诵清柔音。何处笑为别,淡情愁不侵。”表现的也是这个意思,可加以比较)。从另一个方面说,该诗固然体现了禅家的观念,同时也是作者创作观念的反映。
  刘禹锡作诗喜欢作翻案语,如志士失志,往往悲秋,刘氏笔下的秋天则迥然不同。《始闻秋风》说:“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午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秋词二首》之一说:“自古逢秋悲寂寞,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常人言别黯然,作者却潇洒对之,在创作精神上正是相同的。


相关阅读
1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乌衣巷》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查看全文】

2 素肌应怯余寒,艳阳占立青芜地。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素肌应怯余寒,艳阳占立青芜地。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水龙吟梨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素肌应怯余寒,艳阳占立青芜地。樊川照日,灵关遮路 【查看全文】

3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出自唐朝诗人唐伯虎的古诗作品《画鸡》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注释 【查看全文】

4 朝云聚散真无那。百岁相看能几个。别来将为不牵情,万转千回思想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朝云聚散真无那。百岁相看能几个。别来将为不牵情,万转千回思想过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木兰花玉楼朱阁横金锁》,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楼朱阁横金锁。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间 【查看全文】

5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赠卫八处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 【查看全文】

6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汉寿城春望》,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