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地炎都寸草无,百川水沸煮虫鱼”出自唐朝诗人马异的作品《贞元旱岁》,其古诗全文如下:
赤地炎都寸草无,百川水沸煮虫鱼。
定应焦烂无人救,泪落三篇古尚书。
【注释】
(1)贞元旱岁: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的特大旱灾。
(2)赤地炎都:形容干早范围很广,遍及乡村和城市,庄稼颗粒无收。赤,空,一无所有。都,都市,城市。
(3)定应:肯定会。燋(jiāo):古代占卜时用以灼龟的柴枝。燋烂:庄稼烧焦腐烂。
(4)无人救:《尚书·商书·汤谐》载:商朝立国后连遭五年大旱,商汤便到桑林中祈雨。他沐浴净身、剪断头发、削去指甲,把自己当成上天的祭供品,连续反省六件政事以询问上天是否自己做错了,并虔敬祷告日:“我一人有罪,祈望上天不要连累万民;如万民有罪,也应由我一人承担。”说完,正准备自焚以祭上天。这时,天空下起了大雨,万民欢呼雀跃。
(5)三篇古《尚书》:《尚书》原有百篇,分《虞夏书》、《商书》、《周书》三部。秦始皇焚书后残缺不全,汉初伏生保存了二十九篇。加上后来的补充,合编成《今文尚书》,而称原书为《古文尚书》。
【翻译】
从乡村到京城到处旱魔肆虐,寸草皆无。条条河川之水都被晒得滚烫,简直能煮熟鱼虾。这样下去庄稼必然被烧得焦烂,却见不到像商汤那样愿意舍身救民的君主,百姓绝望无援,痛苦哀伤的泪水都滴湿了三部古文《尚书》。
【鉴赏】
标题中的“贞元”就明确指出事件发生的时间,指明事件的内容和实质,虽然用字极为简省,“旱岁”既是说“干旱的那个年头,又有“干旱了一整年”之意,两层意思都是具体的、特指的。
诗的前两句就是对严重旱情的描述,“赤地炎都寸草无”是对旱情实况的描写,赤、炎、无三个字用的精确到位,在写作手法上采用对比的形式,这样写是诗人刻意的,即能刻画出旱情严重到什么程度,又能表达诗人的忧虑之情,“百川水沸煮虫鱼”是在事实基础上的夸张,也是突出旱情的严重性,两句紧扣《贞元旱岁》的题目。
后两句是诗人的愤懑和感慨。第三句直截了当的写出统治者对旱情的态度,定应表示肯定的语气,指旱情已经快严重到无法收拾的地步,统治者应该赶快采取补救措施,不然一切都晚矣,即有催促之意,又有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恨。泪湿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失望,《尚书》曾有商汤意欲焚身祷雨、以解民困的记载,可是如今土地、庄稼、百姓都已焦烂,却无人解救,当今的帝王与商汤相比,不是太失职了吗?这最后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虽是读者从诗的字里行间中须会出来的,但正是作者的言外之意。从这首诗对所写事情的处理方式看,应属“咏事”之作,不仅仪是“含事”。
相关阅读
1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出自宋朝诗人李煜的作品《望江南多少泪》,其古诗全文如下: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 【注释】 ⑹ 【查看全文】
2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古诗词作品《登快阁》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 【查看全文】
3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古咏蛙》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注释 【查看全文】
4 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半山春晚即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惟有北山 【查看全文】
5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出自宋朝诗人陶渊明的古诗作品《饮酒》的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 【查看全文】
6 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作品《易阳早发》,其古诗全文如下: 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 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 云间迷树影,雾里失峰形。 复此凉飙至,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