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6:26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东归晚次潼关怀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
  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
  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
  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
  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
  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
  【注释】
  ⑴潼关:据《元和郡县志》卷二:“潼关,在(华阴)县东北三十九里,古桃林塞也。关西一里有潼水,因以名关。”
  ⑵别乡树:指岑参在长安的居处。岑参在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后“出入二郡,蹉跎十秋”(《感旧赋》)。为求仕奔波来往于长安、洛阳间。
  ⑶津楼:指风陵津楼。风陵津,《元和郡县志》卷二解潼关:“上跻高隅,俯视洪流,盘纡峻极,实谓天险,河之北岸则风陵津。”
  ⑷伯夷:商末士君子。武王伐纣,天下宗周,与叔齐隐于首阳山,义不食周粟,采薇而死(见于《史记·伯夷列传》)。首阳山:即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首阳山与华山为黄河所隔。
  ⑸关城:指潼关城墙。
  【翻译】
  暮春时满眼是异乡的草木,晚景中看到那渡津的关楼。伯夷曾住过的首阳山,想去瞻仰却没有过河的轻舟,于是登山了潼关城头眺望,俯瞰着黄河滔滔奔流。自从巨灵把大山分开,这里流尽了万载千秋。行行潘生于此作名赋,赫赫曹公于此显奇谋。大河上经历了多少往事,如今只见一片凄凉笼罩着空空的河洲。
  【鉴赏】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别乡树:指岑参在长安的居处。岑参在公元735年后“出入二郡,蹉跎十秋”(《感旧赋》)。为求仕奔波来往于长安、洛阳间。津楼:指风陵津楼。风陵津,《元和郡县志》卷二解潼关:“上跻高隅,俯视洪流,盘纡峻极,实谓天险,河之北岸则风陵津。”伯夷:商末士君子。武王伐纣,天下宗周,与叔齐隐于首阳山,义不食周粟,采薇而死(见于《史记·伯夷列传》)。首阳山:即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首阳山与华山为黄河所隔,见“巨灵”注。此四句写诗人于暮春离开长安,东归途中的所见所感。西去的夕阳徘徊在津楼上久久不下,漫漫归程缥缈在前方,使游子产生一种无所归依感,商末“不食周粟,饿死首阳”的伯夷、叔齐二君子忽然浮现在眼前,多想一睹他们的高风亮节、铮铮铁骨,可在对岸的首阳山无轻舟可济,只能望洋兴叹,空发幽情。
  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关城:指潼关城墙。洪河:指黄河。巨灵:《述征记》:“华山对河东首阳山,黄河流于二山之间,元本一山,巨灵所开。”(《艺文类聚》卷七)巨灵,指河神,此处指黄河。流血:言自古以来此地征战不休,鲜血染红了黄河水。此四句写关城落照中,诗人往登城楼,高处远望,但见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卷夹着沉重的人类历史伤痕,吞噬着无数英魂的悲咽和哀叹,滔滔东流去。


相关阅读
1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还自广陵》,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 【注释】 ①广陵 【查看全文】

2 风狂雨横,是邀勒园林,几多桃李。待上层楼无气力,尘满栏干谁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风狂雨横,是邀勒园林,几多桃李。待上层楼无气力,尘满栏干谁倚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念奴娇和信守王道夫席上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狂雨横,是邀勒园林,几多桃李。 【查看全文】

3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夏日南亭怀辛大》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查看全文】

4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出自宋朝诗人冯延巳的作品《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其古诗全文如下: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 【查看全文】

5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祝英台近晚春》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 【查看全文】

6 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出自宋朝诗人汪莘的作品《湖上早秋偶兴》,其古诗全文如下: 坐卧芙蓉花上头,青香长绕饮中浮。 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 【注释】 卧: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