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东归晚次潼关怀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
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
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
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
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
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
【注释】
⑴潼关:据《元和郡县志》卷二:“潼关,在(华阴)县东北三十九里,古桃林塞也。关西一里有潼水,因以名关。”
⑵别乡树:指岑参在长安的居处。岑参在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后“出入二郡,蹉跎十秋”(《感旧赋》)。为求仕奔波来往于长安、洛阳间。
⑶津楼:指风陵津楼。风陵津,《元和郡县志》卷二解潼关:“上跻高隅,俯视洪流,盘纡峻极,实谓天险,河之北岸则风陵津。”
⑷伯夷:商末士君子。武王伐纣,天下宗周,与叔齐隐于首阳山,义不食周粟,采薇而死(见于《史记·伯夷列传》)。首阳山:即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首阳山与华山为黄河所隔。
⑸关城:指潼关城墙。
【翻译】
暮春时满眼是异乡的草木,晚景中看到那渡津的关楼。伯夷曾住过的首阳山,想去瞻仰却没有过河的轻舟,于是登山了潼关城头眺望,俯瞰着黄河滔滔奔流。自从巨灵把大山分开,这里流尽了万载千秋。行行潘生于此作名赋,赫赫曹公于此显奇谋。大河上经历了多少往事,如今只见一片凄凉笼罩着空空的河洲。
【鉴赏】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别乡树:指岑参在长安的居处。岑参在公元735年后“出入二郡,蹉跎十秋”(《感旧赋》)。为求仕奔波来往于长安、洛阳间。津楼:指风陵津楼。风陵津,《元和郡县志》卷二解潼关:“上跻高隅,俯视洪流,盘纡峻极,实谓天险,河之北岸则风陵津。”伯夷:商末士君子。武王伐纣,天下宗周,与叔齐隐于首阳山,义不食周粟,采薇而死(见于《史记·伯夷列传》)。首阳山:即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首阳山与华山为黄河所隔,见“巨灵”注。此四句写诗人于暮春离开长安,东归途中的所见所感。西去的夕阳徘徊在津楼上久久不下,漫漫归程缥缈在前方,使游子产生一种无所归依感,商末“不食周粟,饿死首阳”的伯夷、叔齐二君子忽然浮现在眼前,多想一睹他们的高风亮节、铮铮铁骨,可在对岸的首阳山无轻舟可济,只能望洋兴叹,空发幽情。
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关城:指潼关城墙。洪河:指黄河。巨灵:《述征记》:“华山对河东首阳山,黄河流于二山之间,元本一山,巨灵所开。”(《艺文类聚》卷七)巨灵,指河神,此处指黄河。流血:言自古以来此地征战不休,鲜血染红了黄河水。此四句写关城落照中,诗人往登城楼,高处远望,但见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卷夹着沉重的人类历史伤痕,吞噬着无数英魂的悲咽和哀叹,滔滔东流去。
相关阅读
1 皓天嗟嗟,深谷逶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皓天嗟嗟,深谷逶迤出自汉朝诗人四皓的作品《采芝操》,其古诗全文如下: 皓天嗟嗟,深谷逶迤。 树林莫莫,高山崔嵬。 岩居穴处,以为幄茵。 晔晔紫芝,可以疗饥。 唐虞往矣,吾 【查看全文】
2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双声子晚天萧索》,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 【查看全文】
3 乐毅列传翻译赏析_乐毅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乐毅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乐毅,他的祖先叫乐羊。 乐羊在魏文侯手下当将领,他带兵攻取了中山国,魏文侯将灵寿封给了乐羊。 乐羊死后就葬在灵寿, 【查看全文】
4 闻道双衔凤带,不妨单著鲛绡。夜香知与阿谁烧。怅望水沈烟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闻道双衔凤带,不妨单著鲛绡。夜香知与阿谁烧。怅望水沈烟袅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西江月闻道双衔凤带》,其古诗全文如下: 闻道双衔凤带,不妨单著鲛绡。夜香知与阿谁烧。 【查看全文】
5 竹碧转怅望,池清尤寂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竹碧转怅望,池清尤寂寥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无题幽人不倦赏》,其古诗全文如下: 幽人不倦赏,秋暑贵招邀。 竹碧转怅望,池清尤寂寥。 露花终裛湿,风蝶强娇饶。 此地如 【查看全文】
6 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莲浦谣》,其古诗全文如下: 鸣桡轧轧溪溶溶,废绿平烟吴苑东。 水清莲媚两相向,镜里见愁愁更红。 白马金鞭大堤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