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夏夜苦热登西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
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
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
莫辩亭毒意,仰诉璇与玑。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注释】
①中夜:半夜。
②褰:撩起,披起。
③星汉:银河。湛,古代宝剑名,世称湛卢。杜甫《大历三年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
④火晶:日头像火一样。《晋书·天文志》上引王仲任云:“夫日,火之精也。”卫元嵩《元包明夷》:“晶冥炎潜。”注:“晶,日也。”
⑤探汤:摸着开水般。汤,开水。《论语·季氏》:“见不善如探汤。”
【翻译】
酷热难熬半夜起床,披上衣服到西楼乘凉。山泽凝聚着炎炎的暑气,银河闪耀着湛卢似的亮光。骄阳早已晒干了滋润万物的露水,旷野宁静却没有凉风送爽。热浪滚滚汲取井水洗澡,火烧般的燥热打开门扉纳凉。靠着栏杆久久地徘徊傍徨,热汗淋漓在全身四处流淌。这么热难道还谈得上什么保养吗?抬头见北斗,将疑问诉上苍。我知道自己不是姑射山上肌肤如冰雪的处子,想要以静胜热实在是毫无希望。
【鉴赏】
这首诗写特定的生活环境中的特定感受、特定心态。诗人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成功地借助于炎炎夏夜的描绘,表现出心神不宁的情绪和无可名状的惆怅,锋芒直指唐王朝的虐民暴政,今天读来仍有不可低估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全篇紧扣诗题,句句写“夏夜苦热”。起首二句开门见山,交代时间、处所,直截点题,并提挈全篇。永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日温度高,且时间长。诗人半夜尚不能入睡,悄悄起身登西楼去乘凉;夜半如此,骄阳暴晒的白天,可想而知。简略几笔,就高度概括了夏天之热,生灵之苦。
“山泽凝暑气”四句是登西楼时之所见所感,极写赤日炎炎似火烧的环境。时值中夜,山泽还如蒸笼,凝聚着暑热的炎气;长天无云,银河里也闪耀着刺眼的光辉;太阳烈焰的烧烤,滋润万物生长的露水已无影无踪;四野宁静,没有一丝凉风。
“探汤汲阴井”四句是登西楼后的活动,极写诗人如在火炉中熬煎的苦况。炎热不可挡,诗人想方设法来解暑:汲井水冲凉,开门扉纳凉,靠着栏杆乘凉。但是,井水却成了滚烫的开水,打开门灼焰扑面。
相关阅读
1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菩萨蛮回文夏闺怨》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 【查看全文】
2 冷浸书帷梦断,却披衣重起。临轩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冷浸书帷梦断,却披衣重起。临轩砌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景萧萧雨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冷浸书帷 【查看全文】
3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满庭芳山抹微云》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 【查看全文】
4 紫藤拂花树,黄鸟度青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紫藤拂花树,黄鸟度青枝出自唐朝诗人虞炎的古诗作品《玉阶怨》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紫藤拂花树,黄鸟度青枝。 思君一叹息,苦泪应言垂。 【注释】 1、无 【翻译】 这首诗 【查看全文】
5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早秋山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 【查看全文】
6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出自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拟挽歌辞荒草何茫茫》,其古诗全文如下: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