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6:30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初冬夜饮》,其古诗全文如下: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释】
  1、淮阳:指西汉汲黯 
  2、欢:指代酒 
  3、霜:在这里含风霜、风尘之意,不仅与“初冬”暗合,更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
  【翻译】
  我客居在淮阳这个地方,愁思积郁却无法排遣以至于常常生病,只能借酒浇愁,寻找短暂的欢乐。天寒岁暮,在灯下一个人自斟自饮,吊影自伤,更觉寂寞悲凉。放下酒杯走出去,凭栏而立,但见眼前脚下堆起的积雪像是堆簇着的洁白梨花一般,不仅想到明年此时(我)又将身在何处,又是谁将站在这里看这景色。
  【鉴赏】
  “淮阳多病偶求欢”,淮阳,指西汉汲黯。汲黯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数被外放。在出任东海太守时,虽卧病不视事,而能大治。后又拜为淮阳太守,他流着泪对汉武帝说:“臣尝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汉书。汲黯传》),要求留在京师,但遭拒绝。汲黯最后就死于淮阳。诗人以汲黯自比,正是暗示自己由于耿介直言而被排挤出京的。“偶求欢”的“欢”,指代酒,暗点诗题“饮”字,表明诗人愁思郁积,难以排遣,今夜只能借酒浇愁,以求得片刻慰藉。这一句语意沉痛而措辞委婉。第二句“客袖侵霜与烛盘”,进一步抒写作客他乡的失意情怀。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吊影自伤,愤悱无告,更觉寂寞悲凉。“霜”,在这里含风霜、风尘之意,不仅与“初冬”暗合,更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客袖”已见乡思之切,“侵霜”更增流徙之苦,只此四字,概括了多年来的游宦生涯,饱含了多少辛酸!“烛盘”,则关合题面中的“夜饮”,真是语不虚设。寥寥七字,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上两句写室内饮酒,第三句忽然插入写景:“砌下梨花一堆雪”,是颇具匠心的。看来诗人独斟独饮,并不能释忧解愁。于是他罢酒辍饮,凭栏而立,但见朔风阵阵,暮雪纷纷,那阶下积雪象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这里看似纯写景色,实则情因景生,寓情于景,包孕极为丰富。诗人烛下独饮,本已孤凄不堪,现在茫茫夜雪更加深了他身世茫茫之感,他不禁想到明年此时又不知身在何处!“明年谁此凭栏杆?”这一问,凝聚着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是很能发人深思的。


相关阅读
1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出自宋朝诗人李煜的作品《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 【查看全文】

2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沁园春长沙》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 【查看全文】

3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半山春晚即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惟有北山 【查看全文】

4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出自于诗经作品《大明明明在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 【查看全文】

5 真个恨杀东风,几番过了,不似今番苦。乐事赏心磨灭尽,忽见飞书传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真个恨杀东风,几番过了,不似今番苦。乐事赏心磨灭尽,忽见飞书传羽出自宋朝诗人褚生的作品《百字令德佑乙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半堤花雨,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春色尚堪 【查看全文】

6 陂沼盈盈闲绿水,郊原浩浩涌青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陂沼盈盈闲绿水,郊原浩浩涌青禾出自唐朝诗人郑珍的作品《晚望陂沼盈盈闲绿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陂沼盈盈闲绿水,郊原浩浩涌青禾。 烟连山际无人语,只有晚归樵牧歌。 【注释 【查看全文】